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五次远程协商会发言摘登(一):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
人民政协报
2024-07-02 07:52 
编者按:
当下,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出口地、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香港、澳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为了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国政协6月28日召开远程协商会,围绕“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协商议政。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
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全国政协2024年视察考察调研计划,为筹备好本次远程协商会,有关调研组分别赴福建、广东、浙江、香港、澳门,围绕会议议题及相关专题开展了实地调研。为深化调研,邀请全国港澳研究会、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广东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开展协同调研,邀请20余位港澳委员开展自主调研。同时,于6月3日在委员履职平台开通主题议政群,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会议议题深入议政建言。
调研组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其自由港、单独关税区的地位是任何内地城市无法比拟的,也得到全球认可。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内地与港澳在货物、资金、数据、人才等要素跨境流动方面仍存限制,深化内地和港澳合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
强化规划与政策协调。建立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发展规划与政策协调机制,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制定香港“八大中心”建设、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的专项规划并明确重点项目。在珠三角九市进一步扩大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试点,加强粤港澳在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加快完善CEPA制度体系。
加强金融强国建设。牢牢把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显著和高端专业服务十分发达两大优势,进一步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提升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吸引力,强化全球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打造亚洲金融科技枢纽,推动建设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进一步简化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过程中的内地监管部门审核流程,鼓励更多内地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进一步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扎实做好高水平开放“促便利与防风险”的平衡,推动内地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学习香港的管理理念与制度框架。
助推企业“引进来”“走出去”。鼓励香港、澳门与更多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投资协定以及避免双重课税协定,提升香港、澳门对国际资本和企业的吸引力。针对欧美市场加强宣介,联合广东建立大湾区常态化海外推广机制,吸引更多外商赴大湾区考察投资。发挥香港船舶注册、海事法律仲裁、航运融资和保险等优势,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综合多式联运网络、拓展飞机租赁业务,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地位。支持澳门与内地港口联动发展对外贸易,支持横琴深合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
促进要素便捷流动。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减少查验环节,探索“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利用人脸识别、数字赋能等最新技术手段,提升通关效率。优化国际人才签证政策,研究放宽内地科学家、专业人才和成果转化专业经理人员往返港澳限制,促进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推进人文交流。支持香港办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等国际盛事,支持澳门开展中葡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演艺之都,多办旅游、文化、体育、美食等各领域国际性活动。主动“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广泛宣介“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打造中国重新认识世界、世界更好理解中国的交流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总商会主席陈瑞娟: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和建设“八大中心”,去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显示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香港继续承担着关键作用。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可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特别是以下几方面香港可发挥关键作用: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有责任也有能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需要继续深化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便利人民币跨境投资和双向流通,提高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香港还可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产品及风险管理工具,吸引更多全球企业到香港进行人民币融资,支持其拓展内地业务。
吸引全球资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创新升级需要大量的长期性资金投入。香港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债券发行中心,可为内地产业和企业提供重要的国际资金池。同时,香港也正积极深化与新兴市场的金融合作。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上升。香港要广泛拓展金融合作网络,打造服务新兴市场的金融枢纽。例如,可积极争取在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发行港股科技股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吸引更多来自新兴市场的资金。香港还可发挥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优势,吸引“一带一路”项目和企业到香港发行债券或进行股权融资,打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筹集枢纽。
助力内地与全球规则对接。作为内地与全球市场间的“超级联系人”,香港可通过制度创新和有效监管,在更多领域加快推进与内地的规则和机制衔接,成为内地与全球规则对接的“黏合剂”。以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为例,两地可在相关信息披露主体、框架和要求方面,提升监管的兼容性,携手建设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投资体系。两地还可加强金融科技标准和监管合作,在合规、风控、隐私安全、数据流动等方面,探索更多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历史机遇。香港要突破“惯性思维”,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来思考自身的功能定位,发挥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独特优势,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持续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柯岚:
发挥澳门中葡平台独特优势促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澳门既要发挥作用,也要体现价值。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好中葡平台独特优势,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做好国际人才的引流工作,特别是要把欧洲尤其是拉丁语系国家和葡萄牙的科技人才引进来,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打好精准牌,推进双向开放。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澳门应该明白自身的独特优势还是中葡平台,下一步,澳门应该在国家的支持下,继续发挥中葡平台优势,打好这张精准牌,做好中国和葡萄牙、和葡语系乃至拉丁语系国家的桥梁。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助力“走出去”。就是充分发挥澳门的葡语人才优势,利用好“葡语+专业”复合效应,比如“葡语+法律”“葡语+经贸”等,协助“出海”的中国企业更好了解当地市场及贸易规则,更好地开发葡语系新兴经济市场,并借此发掘、吸引当地的人才资源,达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二是助力“引进来”。澳门可以积极参加每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欧洲网络峰会,对接国内科技需求,尤其要面向欧洲的拉丁语系国家及拉美国家的先进科技人才和发达项目做好政策宣传,加强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科学交流与技术引进。
打好组合拳,建设人才高地。澳门要吸引高层次国际人才,必须在“软件”“硬件”方面,打好组合拳。在“软件”方面,澳门要继续出台一些创新措施,仿照2023年推出的大湾区内地城市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推出面向全球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不必局限于工作、机构,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先通过新型签注政策,来澳门开展短期的科研、教学等,先适应环境再决定去留。在“硬件”方面,要争取国家的支持,鼓励澳门的高校和内地企业合作,双方共同在澳门设立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等,作为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助力澳门科创发展、协助内地企业突破一些“卡脖子”工程的硬核载体。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澳门要发挥“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的智慧,做好国际人才的“引流”工作,把澳门建设成为国际人才交流的重要节点城市,利用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契机,探索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深合区成为国际人才集聚高地,花大力气建设好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为大湾区和欧洲深化科创合作搭桥铺路,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以新作为、新贡献、新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
深化香港与内地合作加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加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既是为香港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动能,也是更好发挥香港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作用的必然要求。面对全球贸易体系重塑,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需要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重点突破三个发展瓶颈。
创新贸易模式,突破贸易高质量发展瓶颈。香港有全球第一个实现无人驾驶的机场。现在,这项机场无人驾驶的应用场景,已经在新加坡、中东的机场落地使用。这个案例可以概括为“北京基因、香港血统、中国标准、世界产品”。这项技术来自北京,香港有能力把产品、服务、科技和数字技术融合在一起,转化成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卖到全球,这个模式就叫作“场景贸易”。建议把“场景贸易”作为深化两地经贸合作的重要模式,通过加强与内地合作,发挥香港展示窗口和融合平台的作用,把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成果转化,与全球共享,既助力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又推动香港贸易发展模式升级。
深化两地电商合作,突破香港电商发展瓶颈。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电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内地电商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香港却明显落后于形势。现在,不少内地电商企业正在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建议香港与内地携手,搭建合作平台,在供应链管理、海外仓储网络、财务管理等方面,更好服务内地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央可将香港定位为“丝路电商”的国际合作平台,为香港业界把握国家“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机遇,提供更多支持和方便。
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突破大湾区经贸合作的机制瓶颈。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背景下,粤港澳深度融合存在不少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建议进一步消除粤港澳三地贸易壁垒,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员、信息等市场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突破大湾区经贸合作瓶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陈明金: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今年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周年,也是检验第一阶段建设发展成效的大考之年。当前,深合区正处于全面建设、厚积薄发阶段。为此,提三点建议:
做实“四新”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基础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而科技创新是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当下,深合区已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特色的产业集群,合作区各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出现一定的集聚效应。截至去年底,深合区规模以上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现代金融产业增加值增长2.3%。“四新”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惟目前体量尚小,相信在粤澳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产业集群形成,技术、资源、人才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的逐步集聚,做实“四新”产业,深合区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将展现“加速度”。
有效聚集人气,提振深合区经济活力。现在深合区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欠缺人气。城市功能提升和区域人气集聚相辅相成,必须要加快建立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保障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的优良环境,让更多人在横琴落地扎根。目前,横琴的楼价、房租、物价等比珠海其他地区相对要高,但商业气氛和生活配套又相对不足,一些在横琴就业创业的人士就选择拱北、十字门、斗门等地居住,每天往返通勤。截至去年底,登记在横琴就业的人数是75371人。建议深合区加大推出保障性租赁房的力度,如果将这批人都留在横琴,将有利于扩大深合区的基本生活群体,只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数,相应的商业和生活配套就会逐步完善。
推进跨境办学,提升深合区人才吸引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澳门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具有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优势,同时,澳门目前有10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5万多人,每年毕业生超过1万人,人才培养和转化有较为坚实的基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允许已获教育部批准具有在内地招收本科生资质的澳门高校,在深合区开展与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相关的教学及实验,其聘任的爱国爱澳澳门教师可在深合区开展跨境教学等。希望能够尽快推出具体的细化方案,这将有效提升深合区人才吸引力,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落户横琴,让更多毕业生服务深合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碧新:
深化内地与香港航运业合作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香港是享誉世界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深化内地与香港航运业合作、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是助力国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应有之义,建议创新合作模式,抢抓机遇,再上新台阶。
做好整合香港和大湾区港口等资源的加法。香港可充分发挥传统航运业务优势,积极参与大湾区贸易组合港建设。香港港集装箱业务主要是国际中转箱,深圳港主要为外贸箱,广州港集装箱主要以内贸、东南亚和非洲航线为主,三个港口各有特色,可以依靠内地庞大市场需求,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相互促进。
做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支撑内地航运发展的乘法。香港是亚洲领先的国际船舶融资中心,可进一步拓展航运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业务,包括推进建设船用新能源基础设施、航运碳排放交易中心等,在助力自身绿色智慧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促进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联动协同。
做强香港国际海事法律中心服务区域内海商事的功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赔保险中心和世界顶级海事仲裁中心,借助“双循环”、RCEP和“一带一路”实施的东风,香港可加强与内地、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布局设立更多高端海事法律服务分支机构,打造全球领先的高增值海运服务中心。
做优香港国际人才中心赋能大湾区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香港是亚洲最具人才竞争力的地区,可以面向全球,以税赋低、国际化、职业环境良好优势积极招募、培养精通中西方文化、熟悉中西方规则的高端航运人才,为香港及内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做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香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是国际资本投资内地和内地资本进军海外的重要通道,仍是内地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境外投融资平台。发挥好这一优势,香港就能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而紧紧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这将是对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最大的助力。
中远海运集团在香港地区开展业务已近70年,集团未来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的愿景与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高度契合。下一步将继续把香港作为集团外贸船舶最主要的船旗注册地、重要的班轮航线挂靠港并在港积极投资经营码头业务,全力支持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香港长期繁荣发展、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部委回应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灵桂:

国家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注入了香港、澳门活力元素。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是香港、澳门同内地优势互补、一起发展的过程,也是“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到成功实践的过程。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港澳以其“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必将大有作为。
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中必定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港澳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带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港澳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是澳门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促进与葡语国家关系的重要依托。
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必定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港澳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推进规则衔接“软联通”,“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在加快建设,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前景光明。港澳在参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彰显。
在支持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中必定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澳人士“可以用多种方式支持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离不开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性开放,离不开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离不开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息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离不开与世界的密切交往、沟通、合作。在以上各领域,港澳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将会更加凸显。
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中必定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香港、澳门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离不开在国际社会营造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局面。港澳具有中西方多元文化交汇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利用港澳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介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和理念,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家昌:
关于发挥澳门中葡平台独特优势,促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近年来,科技部与澳门特区政府建立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机制,定期协商两地合作。科技部积极支持澳门科研力量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和科技开放合作。截至目前,共有3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3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面向澳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放申请,在澳建设了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澳门参加我国与葡萄牙、巴西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推动澳门更好发挥国际科技合作通道功能和国际人才蓄水池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在资源配置、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赋能澳门科技发展,支持澳门加大育才引才聚才的力度。
一是进一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面向澳门开放,支持澳门科研人员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二是支持澳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内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提升全球高端人才聚集力。
三是充分发挥澳门面向葡语系国家的文化和平台优势,支持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吸引国际高水平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到澳门及内地发展和转化。
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年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广东省,持续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定实施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文件,在大湾区布局建设5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批权限下放到珠三角九城市科技管理部门,提高引进外籍科技人才便利化程度。
下一步,我们将从政策试点示范、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力提升等三方面,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一是支持开展跨区域科技政策试点示范。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围绕粤港澳科研人员往来、科研物资出入境等政策措施开展试点示范。
二是支持构建开放型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粤港澳三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港澳科技界主动谋划和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三是促进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支持内地科技领军企业赴香港上市融资,推动香港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深化大湾区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交流、金融资本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企业在港澳设立国际研发中心。
 
责任编辑:张杏梅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