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屠海鸣:构建文化传承体系,做大“上海文化”品牌
政协头条讯
2019-01-29 17:03  来源:政协联线
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部署。构建文化传承体系是实践和展现“上海文化”品牌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做实做好这项工作?我想先讲三件事。
第一件事来自日本。日本的中学教材里,大量引用中国诗文、名句,日本叫做“格言”、“训点”。比如“玉不琢不成器”、“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勿以恶小而为之”、“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还配有图案或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文全部采用竖排。横排和竖排有什么区别?从书写阅读方式看,从左向右不断平行换行,人就像是在不断摇头说“NO”。从上到下而是不断点头,就像是不断地说“YES”。它体现出的是西方和东方不同的文化特征。
第二件事来自法国。法国东部一个叫“恩吉尔珅”的小镇上,有一个法国小王子主题游乐园,针对的主要是2岁到16岁的孩子,里面30多个娱乐设施全部取材于法国著名作家圣·艾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小王子》在法国家喻户晓,在全球发行量更是超过1.5亿册,是全世界最畅销读物之一。
第三件事来自韩国。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曾经把“2012年地方·传统文化品牌”奖颁发给“爱之屋文化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一个“文化互助型”的网络社区。在俱乐部里,每个拥有文艺特长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特长兑换“文化货币”,然后,用这些“文化货币”支付学费,学习自己想要掌握的文化艺术技能。
第一件事启示我们,课堂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载体。第二件事启发我们,文化传承需要寓教于乐。第三件事启迪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文化传承的方式。
目前,上海正在构建文化传承体系,致力于用好用足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资源,做大做强“上海文化”品牌。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创党建党,彰显的是“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上海历史上处于南来北往、五方杂处、承接传统、贯通中外的交汇点,形成了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商业性等特点的多元文化生态,海派文化特色鲜明。“三大文化”彰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主要特征,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相吻合。
“三大文化”虽然提炼精准到位,但是在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一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法制化水平不高。二是内容挖掘不够深透。三是传播载体不够丰富。为此,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是举起法律盾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系统梳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法律法规,用好地方立法权,填补法律空白点,特别是通过立法,保护好上海领导全国革命的历史遗迹,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红色文脉不中断。
二是抓好学校教育,推进“三大文化”入脑入心。从教材编制入手,增加“三大文化”的分量;从现场体验入手,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三大文化”的基地参观;从创新活动入手,策划实施一批“三大文化进校园”活动。
三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先安排“三大文化”传承项目。对文化项目分类分级,区别对待,凡属于"三大文化"传承范畴的项目,优先列入规划,率先推进实施。
四是强化“供血输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三大文化"传承项目建设。出台财税、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三大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加工,开发更多符合网络时代人们消费体验的新产品、新平台,使“上海文化”品牌影响更大、更广、更远。
(本文略有删减)
责任编辑:王敏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