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绿ZHOU”走进上海温室花园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活动现场
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升家长科学教育理念,11月2日,由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会同上海市政协科协界别联合指导举办以“韧性之美”为主题的“心灵绿ZHOU”走进上海温室花园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活动。
开场演出《花球啦啦操》
上海市航华中学同学们带来的《花球啦啦操》表演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明快的节奏中,孩子们手持花球欢快舞动,她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与脸上洋溢的笑容,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蓬勃的朝气与活力。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开幕演出,也是对“韧性之美”的生动诠释:不畏挑战,在协作与律动中展现向上的力量。
“心灵绿ZHOU”走进上海温室花园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开幕
“大自然具有疗愈心灵的功能,绿色有助于改善视力、舒缓心情,之所以选择上海温室花园作为本次活动场地,是因为这里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触摸自然、亲近自然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植物奥秘、增长科普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培育心灵的韧性。”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科协界别召集人马兴发表示,“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心灵绿ZHOU’也是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实际行动,从事不同行业的政协委员结合各自专业知识,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绿色的疗愈力——植物与心理健康》主题分享
“植物给了人类什么?植物如何影响健康?如何实践绿色疗愈?植物可以作为药物,改善空气质量,调节环境舒适度......”主题分享环节,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以《绿色的疗愈力——植物与心理健康》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植物对人们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
《建筑技艺与心灵共鸣》主题分享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节奏、韵律、构成形式和感受等方面与音乐有相似之处,建筑的体验就如对音乐的体验,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工程研究院院长欧阳元文以《建筑技艺与心灵共鸣》为题,向大家介绍了现代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材质、符号、形态传递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
《种一座心灵花园》主题分享
“允许自己像座花园一样,有光有影,有生有落,有自己的形态和节奏,心理韧性就会慢慢地自然生长。”葩科生态艺术疗愈工作室负责人金莹以《种一座心灵花园》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温室花园里植物的多样性,自然的秩序与节奏,艺术的美感。
圆桌论坛现场
“身心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及时关注,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自然观察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学会感受自然的魅力,音乐、绘画等艺术可以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在孩童玩耍的年纪、要让孩子去玩......”在以“科技赋能·自然疗愈·多方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元共建之路”的圆桌论坛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华师大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严玮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男高音歌唱家、上海市阳光科普公益大使张帆涛以及来自城市自然观察领域的家长代表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学生代表从学校、家庭等角度分享了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见解。
同唱《同一首歌》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心灵绿ZHOU”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专家团受聘仪式;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学生们手持木偶带来了《偶艺风采》表演。整场活动在《同一首歌》的悠扬旋律中落下帷幕,熟悉的歌声里,青少年、家长、嘉宾们共同哼唱,温暖的氛围如同温室里的阳光,辐射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青少年在活动现场互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心灵绿ZHOU”活动现场设在温室花园一楼大厅,开放的现场,大家都可以坐下来听一听。一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刚一走进温室花园的门,就被现场的活动氛围吸引,纷纷驻足聆听。有家长说,“本来只是想带孩子看看花草,没想到听到了专业的讲座,学到了育儿经验。希望多举办一些这样对孩子、对家长都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很需要。”这些不期而遇的驻足、真诚的反馈,让本次活动成为一次温暖的心灵联结,让“心灵绿ZHOU”走进更多人视野,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片均由董潇韩 摄
责任编辑:张希喆
输入搜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