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人民政协报关注|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张军萍: 以民主协商“金钥匙”开启基层治理“新天地”
杨岚/人民政协报
2025-11-03 10:0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本期民生民意版邀请多位政协委员,聚焦老百姓身边的“社会治理”,共话在百姓身边,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编者

上海市康城社区“莘智汇”居民议事厅内,几张长桌整齐摆放,动态更新的“社区热点问题”清单墙格外醒目……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闵行区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军萍的推动下,这里常态化围绕居民关心的各类议题开展议事活动。而每年全国两会前夕,她更会专门在此召集居民代表,连开多场议事会,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履职建言的素材带上两会。
康城社区是典型的超大型居住社区,人口密集、诉求多元。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让张军萍认识到,“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民主协商与群众自治活力,恰似一把‘金钥匙’,能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打造基层协商民主平台,不仅能精准倾听群众心声,更能推动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良性互动,把治理难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法治与自治的同频共振。”
近年来,康城社区基层实践站依托“莘智汇”公共空间,做优“人民城市议事厅”和“一莘一议”两大特色议事品牌,定期组织区镇人大代表、社区合伙人、居民代表等开展议事活动。其中,“一莘一议”聚焦个案问题,采取“代表参与+专家支持+多方参与”模式,通过“选题调研—专业评估—民主协商—跟踪实施”四步工作法,确保问题闭环解决;“人民城市议事厅”则围绕各治理网格的共性议题开展集体协商,真正实现“有事好商量、事事可商量”。
谈及具体实践,张军萍举例,在物业选聘过程中,从“选什么样的物业企业”“企业需满足什么条件”到“用什么方式选聘”,社区均充分组织居民参与协商;针对维修资金使用与监督,社区自主研发“电子签核系统”,推动维修审批流程数字化升级,原本需数月的审批流程被压缩至7天,每一项维修事项、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清晰可查、公开透明,以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切实管好业主的“钱袋子”。
“不过,当前基层民主协商与群众自治仍面临不少挑战。”张军萍坦言,“比如多元主体联动不畅,部门、物业、居民各说各的;部分群众参与意识薄弱,觉得‘事不关己’;自治队伍专业能力不足,面对复杂问题力不从心等。”
  对此,张军萍认为,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至关重要。要完善党建领导体制机制,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科学划分多级网格,明确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资源调配等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各方主体,共同商讨社区重要议题,细化党组织对各治理主体的指导与监督职责,通过制定履职清单、工作规范等方式,确保各方在党组织引领下有序开展工作,推动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力量下沉,凝聚起强大的治理合力,让党组织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
  此外,张军萍建议,要鼓励基层以自治协商形式破解治理难题,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优化职业发展体系,在现有岗位等级评定基础上拓宽晋升渠道,积极探索与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的人才交流机制;持续壮大培育社区自治队伍,通过社区宣传、志愿服务等途径广泛招募人才,尤其注重引导青年力量参与,针对不同类型的自治队伍开展分类培训与特色活动,充分挖掘成员特长,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再向“当家人”转变,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
  “基层治理就像绣花,既要针脚细密,又要用心用情,这样才能绣出群众满意的幸福图景。”张军萍期待,“未来,还要进一步打破行政主导惯性,以‘赋权’代替‘管控’,以‘共治’代替‘单治’,让基层真正成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力场域。”
责任编辑:谷钦慧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