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政协委员建新功|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赵立新:让世界感受中国企业的君子之风
政协联线记者 董潇韩
2025-10-17 18:06  来源:政协联线
10月16日,在上海市第十三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表彰了10名“上海市侨界杰出人物”和一批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其中,全国政协委员,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赵立新获“上海市侨界杰出人物”称号。从湖南小城到清华学霸,从国际大厂工程师到全球CMOS传感器霸主掌舵人,赵立新用20年打破国外垄断,让格科微年出货量超20亿颗——这位中国芯片突围战中的硬核科学家,正在12英寸晶圆产线上书写新的半导体传奇。
2003年,37岁的赵立新从美国硅谷来到上海,创办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那时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心里有股冲动,想在中国开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为我国半导体事业出一份力。”
“我们一开始把公司直接设在了中芯国际厂区内的一座简易工棚,因为我们把芯片设计出来后,要找到工厂来给我们支持把设计变成产品,并进行封装测试。”赵立新说,“我基本上午到中芯国际讨论工艺,下午跑供应商客户,晚上带徒弟做设计,周末、节日也是我们主要的设计时间。”
“因为放假期间可以静心做,我应该算一个非常勤奋的企业家,不是自夸。”赵立新说,“当时的我,甚至打动了中芯国际厂区门口的保安,保安都说,这家公司一定能成功,没见过公司老板这么拼的。”
身为董事长的赵立新并不喜欢待在办公室,常常和员工们在一起讨论芯片设计方案。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格科微做出国内第一颗可量产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并相继成功量产各类CMOS图像传感器、VGA芯片、SXGA芯片,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2019年,格科微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并获选了2019中国IC设计成就奖。2021年,格科微有限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标志着格科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格科临港工厂首批产能正式量产,意味着格科顺利转型Fab-Lite(轻晶圆厂)模式,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经营公司多年,一直坚持‘创新即战略’,坚持‘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创新,让世界感受中国企业的君子之风’的公司使命。”谈及公司的逐步发展和壮大,赵立新说,“持续创新是格科微生存下来、赶上甚至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过去,格科微靠的是工艺创新、电路设计创新、销售服务创新,未来必将依靠产品,特别是核心工艺的突破性创新赶超世界一流企业。”
格科微业务蓬勃发展,但赵立新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企业要鼓励创新、包容失败,作为创始人要身先士卒,带领员工闯过世界技术难关。”他说,“企业最需要的是耐心,做高端产品需要长时间努力,除了采购高端设备、建立特色工艺线,还要有独创的工艺提高产品性能,依靠卓越的性能卖给全世界。”
回国创业至今,赵立新无暇体验闲适生活,也被家人埋怨“像一个打麻将不下桌的人,没日没夜打下去。”但他依然乐在其中,年近60岁的他对于创新的热情和执着,从没变过。他说,“没有一个认真的创业者会太在乎物质或生活上的享受。”
如今,全球每4颗图像传感器芯片中,就有一颗来自格科微。展望未来,赵立新希望让世界看到更多“中国创新”。他说,“我们希望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能够做出影响全球发展的伟大创新,也要展示我们来自东方企业的君子之风。”
责任编辑:施丹璐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