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直击教育、就业、医疗民生关切,上海政协服务为民
苏展/上观新闻
2025-07-30 09:14 
7月中旬,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大咖”云集——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馆馆长、中学校长、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专家等都到了。这一次,他们并非协商议政,而是参加市政协开展的“服务为民”活动——与家长、学生畅谈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这是委员履职的一种方式。2023年,全国政协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向广大委员发出倡议并搭建平台,积极回应民之关切、反映社情民意、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上海政协孜孜以求。
去年,市政协创新出台制度性文件《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其中明确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参与城市治理、促进青年就业、普及科学知识、服务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公共文化建设和群众体育发展等12个方面。这些活动主要通过专门委员会和界别、依托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和“站室点”平台等创新开展,并鼓励和支持委员发挥自身条件和专长,自主或联合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活动。
实践点的这场活动,由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与市政协科协界别,依托相关委员工作室和街道委员工作站开展。这番“依托”有效推动政协委员以及科技、教育界专家资源下沉社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场景。
毫无疑问,“大咖”们的舒卷之道引发现场受众共鸣——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讲到,“如果你孩子的成绩是倒数第一,逼他也没有用。或许你应该转变心态,因为他获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比第一名还高”,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掌声中,民心汇聚。
不妨关注“无用之用”
听众吴女士在班级微信群里得知这个活动。她的孩子在长宁区一所中学念书,成绩徘徊在中游。吴女士也曾铁了心要“鸡娃”,但总感觉使不上劲儿。她怀疑自己的发力方向不对。当看到班级群里的“心灵绿ZHOU”项目,提及有教育专家到场。抱着听听方法论、精准“鸡娃”的想法,她报了名。
没想到,专家讲的是怎么“不卷”。
倪闽景这样说:“科学家需要创新,而创新和考试成绩没有关系。创新意味着要勇于犯错,有打破陈规的勇气,100分的孩子不见得会‘犯错’。所以无论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只要孩子善于发现现象、敢于提出问题、勇于立即行动,他就具备创新思维、就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科学家很厉害,不过科学家的“底座”是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是一种行为。他说:“大家都知道废旧电池有害,要扔到固定地点方便回收。但能否做到,就关乎素养。我们与其说要期待孩子成为一名科学家,不如好好培养他的科学素养。”
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原副校长卿凤翎这样说:“家长要搞清楚孩子的学习能力到底如何。我观察了近40年发现了一个现象,比如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能够专注地看书,不被电子产品、大人讲话所影响,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力往往比较强、可以尝试培养。但如果孩子不具备或者没有被从小培养形成较好的专注力,家长或许可以考虑不在学业上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想想有没有技能发展方面的可能性。”
教育没有唯一答案,如果教育者把自己当成标准的制定者,按照模板培养标准化的学生,用分数、论文、“帽子”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曹振全说,当人工智能逐步取代标准化人才,教育的目的必须转化为培养不可替代的人才,而具备个性、创造力、社会价值,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让吴女士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长代表陆韦。“孩子需要补充能量的缓冲空间,最有效的方式是动员全家共同参与、投入活动,让每天碎片化的时间变得有意义。”陆韦和妻子常带着两个孩子走进小区绿地、公园甚至原生态的大自然,寻找昆虫、鸟类等生物,替代刷手机短视频。吴女士被一张照片打动了:陆韦家中的投影屏上,放着他拍摄的雏鸟照片,家中孩子和宠物猫仰着头看。陆韦说:“家中投影主要用来看这些照片。只要一开屏,连猫都会主动过来看。”
吴女士听进去了。
“在我原来的想法里,这些都是无用的,因为和成绩没什么关系。但这种全家醉心于自然科学的氛围,很令人羡慕、值得学习。”吴女士说,就像专家们所言,孩子的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其实都是在家庭、社会氛围里面逐步养成。看似“无用之用”,却是为大用。 
服务为民从实践地辐射
实践点的掌声让委员们深感参加活动的意义重大:“这种履职方式能发挥我们自身特长、回应社会关切、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在实践点开展活动,有助于扩大影响力、形成辐射效应。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兴发说,打造“心灵绿ZHOU”系列活动,意在集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资源,带回青少年的好奇心、带走家长的好胜心。接下来,专委会还将推动该系列活动进社区、进街区、进园区。
发挥广大委员专业特长,紧扣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就是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
放眼上海,各区政协都有所实践。
譬如促进青年就业。今年2月,在崇明区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现场招聘会上,7家政协委员企业成为招聘会上的亮点——他们为求职者提供了219个就业岗位。
深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崇明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联系了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系工商联、经济、农业等界别的召集人,动员有意向的委员参与招聘活动。招聘现场,从事人力资源行业的委员还利用自身岗位专长,为群众提供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咨询。而在崇明区政协拟定的《关于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实施意见》中,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咨询、劳动保障政策宣讲等服务成为政协委员公益活动的自选项目之一。
又譬如提供医疗服务。今年3月,宝山区政协经济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农工党界别、妇联界别、医卫界别与庙行镇政协委员工作站联动,集聚整合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以“服务为民”义诊的形式,把医疗服务送进庙行镇智力产业园、送达周边社区群众。活动服务园区企业员工和社区群众近500人次。义诊中的特别定制——颈椎康复方案,颇受园区企业员工喜欢。园区某科技企业负责人在活动现场点赞:“这种送医上门的服务模式,既保障员工健康,又减少企业生产时间损耗,真正实现双赢。”
植根人民、心系民生。
不只有提案建议、协商议政、视察调研,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为民有了更丰沛的内涵:在深入联系、服务群众中广泛汇聚民意、汇聚民智、汇聚民心。
责任编辑:谷钦慧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