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2021年9月28日上午10点,满载着50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铁路闵行站缓缓驶出。在之后的两周,它穿过阿拉山口,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最终抵达目的地——德国汉堡。
一个月后,“中欧班列—上海号”从欧洲返沪。一批来自欧洲国家的音响、大型环卫车定位仪、核磁共振仪器配套设备等诸多展品,搭乘此班列入境,参展第四届进博会。
呼声渐起,寻觅切入点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之际,市政协常委、经济界召集人、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副主任,时任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就密切关注着全国“中欧班列”的发展势态。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童继生在参展期间,为一直以来苦恼纠结的难题忧心忡忡:上海有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也有国内货运第一大空港浦东机场,却并没有“中欧班列”。上海的海运、空运极度发达。正因此,过去,外贸企业、货代往往忽略了跨境铁路这一重要补充。
如何精准地觅得切入点?忖度再三,童继生开始书写《关于开行中欧班列增强上海转口贸易枢纽能级的建议》提案。2019年1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专题会议分组发言,童继生首次提议开辟“中欧班列上海线”。
2021年4月17日,市政府印发《“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提出要打造新型国际贸易发展高地,率先构建要素高效流动、高效聚合的枢纽节点,增强转口贸易枢纽功能,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开行中欧班列专列,满足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运输需要。读罢《意见》后,童继生心潮澎湃,再次提笔书写提案。
提案落实,仅用41天
2021年7月下旬,童继生正式提交《关于开行中欧班列增强上海转口贸易枢纽能级的建议》提案——强调上海要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就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在更高的起点上构筑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新平台新网络。开行“中欧班列”,无疑是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
收到这件提案,市商务委会同铁路上海局、上海海关、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不过二十天,市政府便开始了实质性启动,继而积极推进相关筹备工作。同年8月17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上海中欧班列的开行筹备工作进入紧锣密鼓的实质性启动阶段。为确保班列的顺利平稳运行,特指定由东方国际牵头成立“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专作上海中欧班列的平台公司,全权负责项目运营管理。
从决定启动中欧班列(上海)工作伊始,到班列成功首发,前后仅用时四十一天。彼时,上海首发“中欧班列”,时间紧,任务重。秉着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努力办成高质量运营的中欧班列”重要指示,在市商务委、上海海关、闵行区、中铁上海局、中铁集等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于十天内便启动并完成公司注册。
围绕“中欧班列—上海号”首发启动仪式及后续运营事项,不知进行过多少场多方协商会。终于,在2021年上海成功开通“中欧班列”,并实现双向运行,以实际行动彰显出上海的“加速度”。
自2023年5月,市政协界别工作会议宣布界别召集人以来,经济界召集人童继生、副召集人金煜多次交流探讨,就发挥好既有影响力又有行动力的界别委员作用、激发界别履职活力等达成共识。
2023年10月9日,市政协经济界、侨联界别联合举办学习考察交流活动,赴虹桥品汇专题考察。在虹桥品汇硕大的会议厅,经济界、侨联界别委员与专家“面对面”,围绕如何依托进博会平台和契机,更好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力量、履行政协职能,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陈贵、王美华、黄罗维、劳帼龄等委员专家都作了交流发言。整场讨论足足持续了2个多小时。散会后,委员们还意犹未尽,在回去的路上仍继续聊着。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关于中欧班列(上海)持续高效运营的问题,市政协经济界委员从未停止把脉支招。在这之后,委员们几赴上海中欧班列牵头单位东方国际集团考察调研,了解“中欧班列-上海号”运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开展协商交流。无论是一次次的协商会议还是课题调研,总能看到政协委员的身影、听到界别群众的声音。界别活力一经激发,释放出的履职建言能量,令人振奋。
2024年的上海两会上,经济界带来《关于深化中欧班列(上海号)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指出,中欧班列(上海)运营至今,货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箱量占比超80%以上,服务长三角地区企业2000余家。
作为连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贸物流的全新通道,“中欧班列—上海号”自首发以来,不断刷新开行频次。2024年6月8日,首列中欧班列(上海)精品班列在铁路闵行站发车,驶向德国杜塞尔多夫诺伊斯。这标志着中欧班列(上海)在实现固定时间、车次、线路的国际班列目标上,再朝前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在今年的上海两会,童继生与黄勤、乐佳毅递交了《关于扩大中欧班列(上海)精品班列数,提升跨境电商能力的建议》联名提案。这也是2021年以来,有关中欧班列(上海)的第四份提案了。
1月15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委员们热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童继生仍记挂着“中欧班列”的后续发展,他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欧班列不仅加强与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其班列跨境电商业务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上海虽拥有国际一流的港口和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明显的口岸和贸易优势,但在过境和跨境电商班列的发展上相对滞后。他建议,需要尽快调整,进一步为航运中心发展贡献力量。随着话题展开,又有其他委员加入讨论,场面一度升温。
日居月诸,随着声声汽笛响,在这条钢铁动脉上,中欧班列(上海)将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注入新动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一个月后,“中欧班列—上海号”从欧洲返沪。一批来自欧洲国家的音响、大型环卫车定位仪、核磁共振仪器配套设备等诸多展品,搭乘此班列入境,参展第四届进博会。
呼声渐起,寻觅切入点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之际,市政协常委、经济界召集人、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副主任,时任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就密切关注着全国“中欧班列”的发展势态。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童继生在参展期间,为一直以来苦恼纠结的难题忧心忡忡:上海有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也有国内货运第一大空港浦东机场,却并没有“中欧班列”。上海的海运、空运极度发达。正因此,过去,外贸企业、货代往往忽略了跨境铁路这一重要补充。
如何精准地觅得切入点?忖度再三,童继生开始书写《关于开行中欧班列增强上海转口贸易枢纽能级的建议》提案。2019年1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专题会议分组发言,童继生首次提议开辟“中欧班列上海线”。
2021年4月17日,市政府印发《“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提出要打造新型国际贸易发展高地,率先构建要素高效流动、高效聚合的枢纽节点,增强转口贸易枢纽功能,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开行中欧班列专列,满足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运输需要。读罢《意见》后,童继生心潮澎湃,再次提笔书写提案。
提案落实,仅用41天
2021年7月下旬,童继生正式提交《关于开行中欧班列增强上海转口贸易枢纽能级的建议》提案——强调上海要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就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在更高的起点上构筑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新平台新网络。开行“中欧班列”,无疑是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
收到这件提案,市商务委会同铁路上海局、上海海关、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不过二十天,市政府便开始了实质性启动,继而积极推进相关筹备工作。同年8月17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上海中欧班列的开行筹备工作进入紧锣密鼓的实质性启动阶段。为确保班列的顺利平稳运行,特指定由东方国际牵头成立“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专作上海中欧班列的平台公司,全权负责项目运营管理。
从决定启动中欧班列(上海)工作伊始,到班列成功首发,前后仅用时四十一天。彼时,上海首发“中欧班列”,时间紧,任务重。秉着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努力办成高质量运营的中欧班列”重要指示,在市商务委、上海海关、闵行区、中铁上海局、中铁集等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于十天内便启动并完成公司注册。
围绕“中欧班列—上海号”首发启动仪式及后续运营事项,不知进行过多少场多方协商会。终于,在2021年上海成功开通“中欧班列”,并实现双向运行,以实际行动彰显出上海的“加速度”。

调研现场
把脉支招,注入新动力自2023年5月,市政协界别工作会议宣布界别召集人以来,经济界召集人童继生、副召集人金煜多次交流探讨,就发挥好既有影响力又有行动力的界别委员作用、激发界别履职活力等达成共识。
2023年10月9日,市政协经济界、侨联界别联合举办学习考察交流活动,赴虹桥品汇专题考察。在虹桥品汇硕大的会议厅,经济界、侨联界别委员与专家“面对面”,围绕如何依托进博会平台和契机,更好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力量、履行政协职能,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陈贵、王美华、黄罗维、劳帼龄等委员专家都作了交流发言。整场讨论足足持续了2个多小时。散会后,委员们还意犹未尽,在回去的路上仍继续聊着。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关于中欧班列(上海)持续高效运营的问题,市政协经济界委员从未停止把脉支招。在这之后,委员们几赴上海中欧班列牵头单位东方国际集团考察调研,了解“中欧班列-上海号”运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开展协商交流。无论是一次次的协商会议还是课题调研,总能看到政协委员的身影、听到界别群众的声音。界别活力一经激发,释放出的履职建言能量,令人振奋。

座谈现场
四件提案,聚智慧力量2024年的上海两会上,经济界带来《关于深化中欧班列(上海号)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指出,中欧班列(上海)运营至今,货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箱量占比超80%以上,服务长三角地区企业2000余家。
作为连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贸物流的全新通道,“中欧班列—上海号”自首发以来,不断刷新开行频次。2024年6月8日,首列中欧班列(上海)精品班列在铁路闵行站发车,驶向德国杜塞尔多夫诺伊斯。这标志着中欧班列(上海)在实现固定时间、车次、线路的国际班列目标上,再朝前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在今年的上海两会,童继生与黄勤、乐佳毅递交了《关于扩大中欧班列(上海)精品班列数,提升跨境电商能力的建议》联名提案。这也是2021年以来,有关中欧班列(上海)的第四份提案了。
1月15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委员们热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童继生仍记挂着“中欧班列”的后续发展,他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欧班列不仅加强与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其班列跨境电商业务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上海虽拥有国际一流的港口和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明显的口岸和贸易优势,但在过境和跨境电商班列的发展上相对滞后。他建议,需要尽快调整,进一步为航运中心发展贡献力量。随着话题展开,又有其他委员加入讨论,场面一度升温。
日居月诸,随着声声汽笛响,在这条钢铁动脉上,中欧班列(上海)将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注入新动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谷钦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