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上海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开展“上海种源农业发展情况”重点课题专题调研
政协联线记者 丁元圆
2025-04-02 17:30  来源:政协联线
参观上海市农科院(华漕院区)基因园

参观上海市农科院(华漕院区)基因园

3月27日,上海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赴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开展“上海种源农业发展情况”重点课题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组织市农科院专家围绕现代农业种源科技工作和生物基因保护展开热议。参观上海市农科院(华漕院区)基因园

参观上海市农科院(华漕院区)基因园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我国从战略高度重视农业种质的收集保存工作。上海2002年建成了首个地方综合性农业生物基因资源库,实现了种质资源库全程信息化可追溯管理,2020年通过普查征集地方品种,收集了崇明金瓜、江芦芦粟、七宝黄金瓜等优异种质资源,找到了上海水牛畜禽遗传资源,几近灭绝资源得而复失并得到保护。市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杨娟表示,近年来种源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种质资源保存、鉴定保障能力不足,创新设备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打造种业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上海农业科创研发中心,发挥平台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的作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国际交流的作用。
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龚丽英、刘鸿艳介绍了本市种质资源保护与种源农业发展的情况。当前中心种质库建有两套保存系统——低温低湿库和超低温保存库,安全保存动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和全国最大的生菜种质资源库,开展野生稻、药用植物资源和球宿根花卉的超低温保存。两位专家表示,节水抗旱稻是上海种业的名片,是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生菜发展方面,目前已培育生菜新品系19个,其中“沪芊”品种有望取代意大利生菜,打破生菜种子长期依赖国外品种的局面。专家建议,对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和生菜育种方面的研究加大科研政策投入。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林木果树研究所、设施园艺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别介绍工作情况,并围绕种源科技创新、水生植物种源资源产业化、设施大田数据不足、种源无性繁殖等问题展开讨论。
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常务副主任、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表示,所谓“藏粮于技”说的就是种源,种源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战略物资,是国家需要,应当引起更高重视。本市种质资源库需要扩容,以便更好保存本市乡土品种;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跟上时代步伐;建立综合性科创平台,对种质资源更加精准鉴定和评价利用。
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殷欧表示,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种源农业发展需做好“三力”工作——增强竞争力、影响力、凝聚力。他认为,农科院既是科研院所又是农业平台,要发挥基因库优势为行业所用,要与农业高校一起提高生产力,建议进一步发挥所长与各地特色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合作,服务都市现代农业。
图片均由丁元圆 摄
责任编辑:张希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