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记民盟盟员陶丽萍:十年、一百五十三条建议,助力身边的改变
政协联线通讯员 任晓慧
2025-04-08 10:21  来源:政协联线
民盟盟员陶丽萍

民盟盟员陶丽萍

民盟盟员、徐汇区人大代表陶丽萍10年来提交153条有价值建议,助力身边的改变。在这位“高产建议人”看来,始终“甘之如饴,不以为苦”的动力,就是“把自己当作城市的主人”。为此,她建诤言,献良策,不求回报地担当起“编外规划师”的责任,生动展现了“螺丝钉”也能撬动“大发展”的力量。
从“小诉求”到“大民生”
2015年,一篇题为《试点发行长三角区域互通使用交通卡》的建议,让陶丽萍的名字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这则建议,不仅获得上海市领导批示,也助力催生了上海首张“交通联合卡”。这张薄薄的卡片,覆盖全国275个城市,让依赖传统交通卡的老年人走得更远。
“数字化浪潮中,老年人的需求不应被忽视。”陶丽萍看到了移动支付技术时代背景下陷入困境的老年人,她认为社会应该尊重老年人使用传统公交卡的生活习惯,因此她致电交通卡公司了解情况,优化了自己的建议,最终成为推动政府跨区域协作的一环。除此之外,陶丽萍还关注到老年人对社区食堂口味的需求,所以她提议上海“老字号”美食品牌进驻社区食堂,在传承老字号的同时也贴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作为市民、盟员,我尽自己所能去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政府更好地贴合市民的需求,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儿里。”这是陶丽萍的初心。她提交的“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建议,加快推动了徐汇区肇嘉浜路改造;体验苏州河游船时,她注意到桥底黯淡无光,游客体验不佳,于是建议“美化苏州河桥梁景观,提升水岸游览体验”;她提出的“研究发放上海文化消费券”建议涵盖戏曲、音乐剧等多元品类,旨在帮助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
“提建议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我们看到身边的二三事,所思所想能为城市带来一些‘日日新’的小改变,这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呀!”陶丽萍的坚持,源于一份“城市主人”的自觉。
陶丽萍的笔记本里,写满琐碎的生活观察:暴雨天在地铁口看到市民抢购雨伞,便思考“能否增设雨具便民服务”;出差时发现国外公园的无障碍设施,立即记录对比。她说:“城市治理的答案,就在街头巷尾。”10年来,她养成“随时记录、定期整理”的习惯,将碎片化思考凝练成系统性建言。
作为上海市律师协会秘书长助理、办公室主任,陶丽萍常鼓励身边同事:“专业见解可以转化为民生提案。”在她的激励下,社区志愿者主动反馈“老旧电梯安全隐患”,促成徐汇区加装电梯工程提速。她说:“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传感器’,汇聚起来就是治理的智慧网。”
建议从提出到落地,往往历经数年。有的建议受限于现行政策或技术的原因往往会被搁置,但她心态很好,锲而不舍地追踪案例、补充数据,哪怕只能推动一点点进步也倍感欣喜。“抱怨不如行动,哪怕改变只有一点点。”她将提建议比作“种树”:“看似缓慢,但根系扎实后,终会长成一片树林。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行动起来,永远都不会晚。”
与民盟同行,群策群力
2013年,陶丽萍加入民盟。12年间,她从普通盟员成长为徐汇区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司法系统委员会副主委,民盟“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传统深深融入她的血脉。
“民主党派是连接市民与政府的桥梁。”自2014年起,她积极参加民盟市委青年骨干培训班和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还加入了“我与主委面对面”活动,近两年在民盟法制委与市人大信访办的座谈会上也积极建言献策。作为民盟参政议政骨干,陶丽萍的视野不断拓宽,2016年,她当选徐汇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并连任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民盟让我从‘单打独斗’走向‘群策群力’。看到建议变成白纸黑字的法规,那一刻,所有付出都值得。”她感慨道。
12年间,陶丽萍荣获民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模范个人”“盟务工作积极分子”等称号,但她更珍视建议的“落地回声”——社区食堂飘出的饭菜香、苏州河畔的璀璨夜景、老年人手持交通卡的安心笑容。“这些变化告诉我:凡人微光,真的可以照亮城市。”
陶丽萍的书架上,摆着一摞摞建议采纳证书。每一张证书背后,都是市民需求与城市治理的“共情瞬间”。她说:“城市的美好,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每个普通人能被看见、被尊重。”如今,她仍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思考着、建议着——因为上海,是她与千万市民共同绘就的“家园画卷”。
责任编辑:张希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