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举行大组协商
扬州政协
2025-01-14 16:10  来源:政协联线
    1月13日上午,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举行大组协商,政协委员分为农业农村、工业经济科技、城建交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与法制五个大组,分别与市领导面对面地协商交流,就“以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有机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主题,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市领导陈扬、盛卫中、刘流、汤卫华、罗雪明、陈骏、丁一、陈曦、华德荣、朱柏兴,市政协秘书长汤天波参加协商。
    农业农村组议题:以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要突出‘绿色’,同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来推动良好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市政协委员、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主任朱斌建议,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导向,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强化招商引资,引入核心种源、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废弃物利用等新业态,开辟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新赛道。
    “要坚持通过生态优先原则,推动农业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发展。”市政协委员、宝应县财政局副局长张朝银建议,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化发展,按照“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形成政府强力推动、行业协会自律联动、企业自主创建、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搭建培育农业品牌创建主体平台,增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绿化美化工作要彰显特色。”市政协委员、市林业管理站邗江分站副站长王敏建议,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乡土民俗以及村庄特点,将绿化、美化、文化元素融合,推动从单纯的绿化美化建设向构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转变,同时充分挖掘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利用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村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体验田园生活,建设“都市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园”“生态园”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
    工业经济科技组议题: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要通过数字化平台化产融结合等方法驱动,重构产业业态,招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产业总部核心企业,聚力企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兴兵建议,围绕我市“613”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通过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并举的方式,搭建产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向产业生态圈输出赋能,促进科创产融结合,培育发展具有扬州特色的产业集群总部核心企业。
    “利用数据和算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趋势。”市政协委员、扬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俊建议,加快数据要素市场探索,打造安全可信数据环境,通过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跨主体复用,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让数据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扬州汇聚的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多、学科门类全、科研实力强,要统筹利用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优势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市政协委员、南邮通达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朱敏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校企联动,在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互利互助、共同发展的局面。
    城建交通组议题:加快推进有机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推进引领青年风尚的城市更新,让‘青年友好’成为扬州吸引人才的重要法宝。”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凌国栋建议,加强对扬州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持续推动古城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更新,促进文、旅、城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水系统、河道更新和历史文化街区引领青年风尚的城市更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硬件的更新,配套软件服务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体现。”市政协委员刘雨平建议,构建有效的城市住房更新规划体系,依托基层社区治理软件平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提高改建项目规划透明度,提升城市硬、软件服务效能。
    “扬州城市交通道路建设过于依靠政府财政资金,要统筹政企多方资源形成多元化联动,推动城市道路更新工作持续发展。”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处长马建中建议,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拓宽融资渠道等创新支持方式,推进城市交通建设运营一体化,为扬州城建交通更新改造提供长期有效支撑。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组议题:促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深度融合,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统筹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深度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来自医卫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居益君建议,市级层面结合仪征大数据产业园、运河城市算力平台建设,构建与新一代医疗人工智能适配的算力平台,充分调研选型灵活、可拓展的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步推进区域及医院的医疗健康数据治理工作,为我市医疗健康公共应用场景的创新应用提供基础支撑,提升面向公众的智慧服务水平。
    “基层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但就现实来看,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亟待以传承创新为核心,培育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新动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王子承表示,当前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时期,互联网对医疗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效应,我们要抓住“互联网+”浪潮的新机遇,探索建立“互联网+”多学科联动,实现智慧中医互联网医院、智慧云中医平台、智慧共享中药房等新模式,充分调配区域内中医药资源,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建设“书香扬州”,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但就现状看,仍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联盟工作机制,构建智慧区域图书馆联盟,健全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市政协委员朱军建议,探索建立业务数据大平台,通过一站式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扩大资源覆盖面,实现图书馆联盟资源的联采联编、联检联阅、联借联还。推动数据共享与挖掘,促进智慧图书馆技术创新,实现多元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文化服务供给。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成果。
    社会与法制组议题: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提升仲裁知晓度和公信力,对构建法治营商环境有着积极作用。但目前仲裁在法治营商环境的建设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差距,在好、快、暖的比较优势上,还有提升空间。”市政协委员、市仲裁委秘书长张媛媛建议,仲裁委要主动提供服务清单,还要进一步提升规范性、专业度。此外,也要发挥法院、司法、工商联、仲裁联动作用,构建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远发展,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市政协委员、市技师学院院长耿春霞建议,需要社会多方力量携手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近年来,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极端或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市政协委员、省五台山医院院长陈正东建议,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配备、配齐能够满足心理咨询需求的专职人员。通过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下移服务重心。同时提升社会包容度,加强干预援助队伍专业化建设,借助“互联网+”搭建平台,用于监测、分析社会心理问题。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