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调研报告|上海市政协“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重点课题
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政协联线
2024-11-29 09:26 
7月30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围绕“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专题协商议政。金松摄

7月30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围绕“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专题协商议政。金松摄

阅读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是文化建设的高地,要求上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十二届中共上海市委第四次、五次全会对“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勇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基于此,根据上海市政协2024年度协商计划和议政调研计划,市政协成立了由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牵头,相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组成,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为依托的重点课题组,围绕“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开展课题调研,以此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作为助力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具体举措,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抓手载体。
课题组历时半年时间,分成多个小组赴9个区、13个文化产业企业、42个文艺演出团体实地调研,召开10余次近百人参加的专题座谈,听取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并专程赴深圳、成都、景德镇、三明等地调研考察可借鉴经验做法,同时组织专业力量认真研究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发展案例,系统梳理了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短板差距,提出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其间的7月30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围绕“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专题协商议政。会上,市政协文卫体委负责人代表专委会将相关重点课题调研中期成果作为主旨发言,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叙事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上海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新格局
近年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展现出新气象与新格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创产业优势初显,优秀原创作品和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城市文脉得到保护与传承,文商旅体融合推进,国际传播力显著增强,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文化市场迎来蓬勃发展。2023年,上海的文化演出市场有较大提升,营业性演出超过4.5万场,票房收入突破33亿元,接待观众量达到2000万人次,显示出市场的庞大规模和文化消费的活跃态势。电影产业强劲增长,2023年总票房达到28.6亿元,在71个城市中稳居票房榜首,领跑全国。文化IP深度开发与跨界融合,围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和经典IP成功实现跨艺术门类转化,在多个年龄层广泛“圈粉”,现象级文艺原创作品不断涌现。
二是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显著优化。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开放,上海大歌剧院、上海越剧演艺中心、上海马戏城等重大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明显。
三是城市文脉传承保护持续推进。上海文明探源工程和城市记忆工程深入实施,大规模梳理上海地域文明历史研究。探寻“上海之根”,科学推进城市街区、老建筑本体保护、原貌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转型发展。在“一馆五址”红色场馆建设中,上海完成了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代表的重点红色场馆的建设与提升,使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同时,上海对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遗址旧址进行了树碑挂牌,如淞沪抗战纪念馆等,使这些遗址成为讲述上海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福泉山遗址、柘林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华亭海塘(奉贤段)等考古工作获得重要进展。国家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全面完成,通过改革试点,上海探索了文物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四是文商旅体高质量融合发展。持续打响“一江一河游览”“建筑可阅读”“演艺大世界”“海派城市考古”“乐游上海”等都市文旅品牌,通过游船、城市行走、主题公园、设置导览标识、推出主题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等形式,游客得以在游览中体验上海的自然风光和城市发展史。推进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和青少年研学线路规划,成立长三角红色文化城市联盟。创新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并举办高层次演出与大众化艺术教育活动,实现市场品牌与社会效应的综合提升,形成城市文化软实力新优势。
五是文创产业内生活力不断激发。2023年,全市网络游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在全国占比超三分之一,上海网络游戏企业持续推出新作,在全球引发中国文化热潮,成为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上海市级文创资金投入近3.3亿元,共扶持项目983个。网络文学产业销售收入逾100亿元,网络视听相关产业销售收入逾2200亿元,平台用户约5.1亿。
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仍有提升空间
近年来,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距离“全球知名”“国际领先”,特别是对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文化大都市还有提升空间,在部分领域相较北京、杭州、深圳等地也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投入、文化人才、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等方面。
第一,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世界影响力有待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与世界影响力之间呈现着一种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紧密联系。国际文化大都市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先进的管理体系及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显著影响力,成为展现城市魅力与全球视野的重要窗口。世界影响力也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塑造着城市在全球舞台上的崭新形象与独特地位。课题组调研分析认为,与国际国内知名文化大都市相比,上海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还需在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增强辐射影响能力,引领全球文化重要力量等方面有所提升。
一是从对外开放吸引力分析来看。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和对外吸引力有待提升,文旅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宣传渠道有待扩展和延伸,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进一步国际化,还需加强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塑造独特且吸引人的城市形象。
二是从国际交往影响力分析来看。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底气,真正成为国际传播的积极践行者,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文化对话、合作与竞争。
三是从文化品牌竞争力分析来看。上海亟须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上海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已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在全国前列。但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呈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新特点。
一是上海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数量”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虽然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但与北京、成都等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样且国际化,但设施建设相对不够均衡,表明制度保障和管理体系尚有提升空间。
二是上海在“文化产业增值”和“全年旅游总收入”方面领先全国,但文化资源的分配不均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心城区资源集中化现象导致了不同区域文化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
三是从“旅游总量”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参观人数”来看,上海在吸引国内外游客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博物馆参观人数上仍落后于北京、西安等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对于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的上海来说,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和整合上还有提升空间,提升公众的文化参与度尤为重要。
第三,文化新质生产力有待进一步培育。作为现代文化生产力的先进形态,文化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国际文化大都市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国际文化大都市对更高层次文化发展的追求,也促进了文化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城市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对标国际国内相关城市,上海在产业数字化、都市圈协同发展等方面还有差距。
一方面,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需加快。上海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较少,文博非遗传承资源开发不足,智能硬件、技术底座与文化内容之间的技术融合不够到位,文化数字化发明专利申请、高质量专利申请稍显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促进更多文化数字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另一方面,长三角创新集群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协同发展不足。长三角地区在文化协同发展方面存在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内的文化创新合作和文化资源整合。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更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第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国际文化大都市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先进的文化设施和开放的文化氛围,吸引全球文化人才汇聚于此。这些人才不仅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更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文化人才的不断补充,年轻化、高学历的文化人才有所增加,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文化人才的需求之间不匹配的情况仍现实存在,尤其是优秀文化人才数量不足,满足不了当下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艺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上海的专业艺术类院校为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三所院校,其他则隶属于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这与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文化大都市对于专业艺术教育的需求并不相称。唯有建设众多的人才“蓄水池”,才能形成足够的人才储备来支撑未来巨大的文化发展空间。
二是人才留存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顶层设计仍需完善,政策输出不够精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人才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缺乏因材合理使用;发展通道仍需畅通,需要实施科学评价;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相对滞后,人才高地建设依然存在不足。
第五,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足。上海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项目的比例不高,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和社区文化团体的参与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参与面较窄、参与形式单一、服务模式创新不足、服务承接主体数量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是在社会主体参与方面:上海的文化发展基金虽有企业和个人的支持,但其力度仍需提升。
二是在志愿者和社区参与方面:上海的文化建设尚需增强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度。
三是在国际化文化项目跨文化合作方面:上海的社会力量在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和国际化合作上相对保守,参与度略显不足。
关于推进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议
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上海正持续提升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信心、坚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纵观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经验,打造城市品牌尤其注重深度融合城市自身的文化元素,凸显城市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提升上海的文化影响力,要打造鲜明而独特的城市形象标识体系,以区别于其他国际大都市,使上海在国际上具备更高的识别度。
一是在提升对外开放影响力方面:与国际旅游机构、航空公司、酒店集团等合作,共同推广上海的旅游资源,优化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措施,设计并推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文旅线路产品。
二是在提高国际交往影响力方面:更多举办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马拉松等标杆活动影响力,展示上海的文化魅力,并强化上海的国际旅游形象推广,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国际推广,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合作。
三是在加强文化品牌竞争力方面: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的世界影响力,比如“亚洲演艺之都”建设要进一步推进演艺集聚区建设,引导和支持演艺产业的载体创新、样式创新、业态创新,并利用对外交流平台,加强与国际知名艺术节的合作,使上海成为海外艺人在亚洲演出的首选地。
第二,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以优质供给服务人民,采取多层次、多维度的策略,将资源的均衡分布、多样化发展、科技驱动和制度保障相结合,加快建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是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在郊区和新城的分布与建设力度,增强文化资源的均衡性。如果文化设施长期集中于中心城区,将加剧文化资本在社会中的不均衡分配,进而削弱郊区和新城居民的文化参与感和城市认同感。因此,建议以“文化资源再分配”为核心,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设立“文化平衡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郊区和新城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具体实施上,可采用“点状开发与面状覆盖相结合”的模式,在郊区和新城设立若干具有标志性和辐射力的文化中心,通过其外溢效应推动周边区域的文化发展。结合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打造更多家门口“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让高品质文化服务更加触手可及,推动整座城市向心而生、与美同行。
二是在文化设施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上深入探索。文化设施的单一性和传统性往往难以适应市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在国际大都市如上海尤为明显。因此,建议在新建或改造现有文化设施时,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复合性和多样性。例如,在图书馆的设计上,应注重提升藏书量的同时,设置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功能区域,在博物馆、艺术中心等设施中,引入互动性和体验性的展览形式,使文化资源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体验”转型,提高公众的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和制度保障。文化的传播需要依赖有效的媒介和渠道,而数字技术则是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此,上海可通过建设“智慧文化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文化资源的无缝对接和便捷获取。该平台可提供文化场馆信息、活动预告和在线预约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市民的文化偏好和需求,进行精准的文化产品推送和服务优化。同时,应在制度上提供保障,建立跨部门的文化数据共享和管理机制,确保文化服务的持续创新和优化。
四是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文化经济的增长反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增值和扩展依赖于网络化的协作和资源整合。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将文化资源与旅游、教育、创意产业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上海在城市更新中可深化“文化+创意+服务”的模式,将新建和升级的文化设施与商业、交通和住宅等功能紧密结合,打造便捷的“文化+生活”综合体。通过智能化升级和国际化合作提升文化设施的使用体验和管理水平,并引入全球知名的建筑师和策展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建筑和展览空间。此外,通过策划具有上海特色的国际文化节日和品牌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文化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则可以为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实现文化“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2023年,我国文化新业态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2万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9%。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
一是以内容创新为导向。要针对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注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意。以2024年现象级出圈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这种“游戏+硬件+周边”的联动商业模式,激发了资本市场对文创产业的热情,展示了文创产业在创造直接经济价值、带动多元产业链发展及文化输出方面的强大能力,为文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优秀的文化作品从来不缺观众、不缺市场,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多方载体、多种形式、多元服务满足民众需求,创作更多展现时代风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二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上海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特别是支持高质量、原创性的发明专利,鼓励推动科技文化企业建立“技术护城河”。重点培育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通过政策倾斜,增强文化数字化服务创新能力,缩小与国内领先省市的差距。同时,深入挖掘文博非遗传承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重点利用AR、VR等新交互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加强智能硬件、技术底座与文化内容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多技术创新成果的文化数字化应用。
三是促进长三角文化创新集群发展。深化与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同编制跨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规划,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新局面。推动文化产业从规模优化迈向创新型集群,建立创新型的组织架构,共享创新成果,带动周边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内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的经验模式,促进形成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圈和集聚区,共同构建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产业合作交流和发布推广平台。
第四,强化文化人才高地建设,巩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人才支撑。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人才,对于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把人才作为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注重优秀人才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影响,通过人才驱动创新发展,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及激励力度,建设众多的人才“蓄水池”,打造文化人才码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上海作为高层次人才集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具备求变的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基础,要深度聚焦人才服务向国际化标准看齐,把人才工作融入上海市情实际去通篇谋划,从源头上施策精准发力,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设定清晰、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以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提升文化师资力量。加强文化艺术类专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数量及质量,从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通过提高待遇、设立奖项、引进人才、加强志愿者培训等手段措施,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模式,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扎根于文化艺术事业。加强文化与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国际需求的文化领域专业人才、团队建设,彰显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在人才集聚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是强化文化人才留存性。制定、完善优秀文化人才所适用的个性化政策和机制,加快建设文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制定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政策和机制,为不同领域的文化人才提供定制化的成长路径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上海辐射周边的综合优势,探索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模式,打破传统的人才引进壁垒,继续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上持续发力,引才聚智为我所用。强化优秀文化人才引进的公共服务,精简行政手续,为其落户、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创作场地等方式,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支持。健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聘用制度,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稳定性。
第五,大力推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践证明,在实现保基本、促公平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趋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发挥不同供给主体专长优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和便利性、多样性,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上海可通过完善文化捐赠激励政策,设立捐赠匹配基金、税收优惠和荣誉制度,吸引更多企业、个人和非营利组织参与文化资助,促进文化服务的多层次发展,并设立“社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为文化行业组织和社区文化组织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促进文化资源薄弱区域的社会力量参与。
二是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合作机制,推动文化服务创新。上海可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平台”,吸引私营企业和文化机构合作,鼓励技术企业与文化机构合作开发数字化文化服务项目,如虚拟展览和在线艺术教育,以增强文化创新和吸引力。上海应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文化+商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赢。
三是增强志愿者和社区力量参与,打造广泛的文化服务网络。上海应设立“文化志愿者发展计划”,提供从基础培训到高级文化管理的培训项目,推动志愿者的能力提升和文化项目的参与度,增强社会力量的参与便捷性和积极性。
四是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主体。应建立对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引导扶持政策,实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激励机制,制定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经费测算标准,充分尊重文化运营中智力投入的价值,帮助运营机构吸引和培养人才。上海应注重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设立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推动跨界合作的方式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建立健全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免费或优惠提供制度,营造开放的文化环境,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谷钦慧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