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常委金炜从不吃牛羊肉,也很少去中国西部地区,但这并不妨碍他爱上新疆。
2021年以来,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主持人,金炜参与上海市文化润疆项目,做了4季《潮童天下—最美新疆》电视节目,带上海的孩子去新疆,带新疆的孩子来上海,让两地的孩子同吃、同住、同游、同学,建立友情。今年11月6日,他在朋友圈记录下《潮童天下 最美新疆》第四季完美收官的瞬间——两地的孩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中孩子的视角,展示新疆的美好、援疆的成果,带动更多人了解、建设这片热土。”金炜说。今年,他被评为“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今年8月,东方卫视《潮童天下—最美新疆》第四季开启录制,“潮童校车”再次出发,载着“眼镜哥哥”金炜和上海的小朋友们,奔赴5000公里外的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9月初,“最美新疆潮童小分队”来到G219国道上的一座新藏驿站。一群与上海小朋友年龄相仿的塔吉克族孩子们,生活在附近的努尔阿巴提村中。他们放学后常来驿站玩耍。在金炜的安排下,两地的孩子们手牵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下午。
让孩子们玩在一起、畅所欲言,对主持了24年少儿节目的金炜来说,已是驾轻就熟。在他的一声声鼓励下,两地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笑声、眼神和手势迅速消除了陌生感,互相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塔吉克族的孩子们拉着上海的小伙伴们介绍民族文化,大家一同制作塔吉克族的美食卡特拉玛和馓子。伴随着悦耳的油炸声,金黄酥脆的卡特拉玛的香气弥漫在驿站每一个角落。上海的小朋友们在品尝美食之余,体验到塔吉克族文化的魅力。
两地的孩子合作DIY美食,是节目组谱写的民族团结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在金炜的策划下,沪疆两地的孩子们一起露营、采核桃、踢足球、唱戏曲、参观历史展览馆,互相交换小礼物。在喀什地区录制节目时,来自上海的陈姚孜书写了毛笔字作品——“爱我中华,美丽新疆”,赠送给喀什地区莎车县的武昕月。在一次次嬉戏中,孩子们建立了纯真的友情,也渐渐理解了民族团结的意义,渐渐学会了如何尊重、包容、欣赏不同的文化。
四年来,在喀什录制节目期间,金炜或步行、或骑电瓶车,走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如今,他能准确说出喀什每一处地名。在当地人家中做客时,新疆的孩子笑呵呵地端来了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招待上海的客人。那一刻,金炜的眼睛湿润了。
“孩子们的真诚笑脸,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录完节目回到住处,金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孩子们的爱心,我们无以为报,唯有尽心尽力做好节目。”他说。
每次节目后期剪辑时,金炜都会强调,拍摄的素材尽量都用,如果实在要删,10条也要保留9条。他想把新疆的美好更多地呈现给观众,让这片热土被更多人真正了解。
今年在新藏驿站录制节目时,金炜偶遇了一对父子。爷俩从四川出发,骑行穿越西藏,来到新疆。在“撞”见金炜前,爷俩已在海拔5000多米的G219国道上骑行了6个小时。
在为这对“勇者”父子点赞的同时,金炜还想向219国道的建设者们脱帽致敬。“经过几代援疆人的努力,(219)这条道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安全。”他说。
跨越山海,万里驰援。四年来,金炜在新疆录制节目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幅动人的援疆人画面。原本在沿海城市中过着安定生活的年轻人,自愿报名来到G219国道上的边境检查站,守卫祖国边疆。他们每天在边境线上巡逻10多个小时,背负沉重的物资,啃着粗硬的干粮,毫无怨言。原本在上海工作的干部,告别父母妻儿,踏上援疆之路。他们有苦自己扛,有泪自己擦,从不向亲人诉苦吐槽,至多表达一下对亲人的想念……
为此,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策划,为援疆人准备了一份份惊喜。一次,在前往新疆前,他们联系了上海外派支援莎车县、担任塔尕尔其镇副镇长的王涛的家人。在节目现场,看到妻子和女儿突然出现,听女儿唱着《听我说谢谢你》,王涛泪如雨下。
在新疆录制节目时,金炜让孩子们先返回住处,他和导演组留下来,拍摄空镜头。期间,他们经历过车辆爆胎、无人机撞山、前方道路塌方,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公路上,一滞留就是两三个小时,回房间睡下时,已是凌晨二、三点。
面对各种意外,金炜会感叹运气不佳,但从来不抱怨。被困在公路上时,他会半开玩笑地给身边人鼓劲:就当看看沿途风景吧!
“和援疆的人相比,我这点难处不值一提。”金炜笑着说。他们在这档面向全国播放的节目中,表达了对援疆干部的感谢和支持,并希望带动更多人加入建设美丽新疆的行列。
除主持人外,金炜还有一连串身份:上海市政协常委、民革党员、市知联会会员……对他来说,承担各种社会责任,无论是为社会问题发声,还是承担公益项目,都是义不容辞的。
平时,金炜瞄准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积极建言献策。在参与文艺演出活动的筹办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高校的剧场、剧院都翻新过,但利用率不高。如何让供需双方充分对接、用好用足这些场地资源,是不少文艺界、教育界委员关注的议题。
作为资深少儿节目主持人,金炜见过无数学艺术的孩子,也深深体会到艺术普及的重要性,这番经历启发了他——能不能让文艺院团进学校给学生上艺术课?查阅了大量政策文件和国内外案例后,他在2024年的市政协全会上提交提案,建议构建本市高校文化场馆与地方文艺院团深度合作机制,提升学校的美育质量。
金炜的提案一呼百应,文艺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纷纷主动联名。在提案答复中,市委宣传部明确表示:探索建立高校文化场馆与国有文艺院团联动机制,进一步用活高校文化场馆资源,在确保学校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提高使用率。
在发出“好声音”的同时,金炜积极传播正能量。他参与市政协的音乐课堂、文艺课堂,发挥主持人的专长,向社会各界人士传播红色文化、红色经典。在浦东新区,他联合14位市、区政协委员,发起成立“金炜艺术教育政协委员工作室”,普及青少年艺术教育……
金炜手中的话筒和麦克风,是他履行社会责任的利器,也帮他收获了了一连串荣誉,如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上海市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别人问金炜获奖感言时,他总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因为干活的不只他一个人。别人请他说几句“寄语”,他总说希望更多人获奖,这样可以激励更多人追光前行。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2021年以来,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主持人,金炜参与上海市文化润疆项目,做了4季《潮童天下—最美新疆》电视节目,带上海的孩子去新疆,带新疆的孩子来上海,让两地的孩子同吃、同住、同游、同学,建立友情。今年11月6日,他在朋友圈记录下《潮童天下 最美新疆》第四季完美收官的瞬间——两地的孩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中孩子的视角,展示新疆的美好、援疆的成果,带动更多人了解、建设这片热土。”金炜说。今年,他被评为“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金炜工作照
牵手今年8月,东方卫视《潮童天下—最美新疆》第四季开启录制,“潮童校车”再次出发,载着“眼镜哥哥”金炜和上海的小朋友们,奔赴5000公里外的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9月初,“最美新疆潮童小分队”来到G219国道上的一座新藏驿站。一群与上海小朋友年龄相仿的塔吉克族孩子们,生活在附近的努尔阿巴提村中。他们放学后常来驿站玩耍。在金炜的安排下,两地的孩子们手牵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下午。
让孩子们玩在一起、畅所欲言,对主持了24年少儿节目的金炜来说,已是驾轻就熟。在他的一声声鼓励下,两地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笑声、眼神和手势迅速消除了陌生感,互相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塔吉克族的孩子们拉着上海的小伙伴们介绍民族文化,大家一同制作塔吉克族的美食卡特拉玛和馓子。伴随着悦耳的油炸声,金黄酥脆的卡特拉玛的香气弥漫在驿站每一个角落。上海的小朋友们在品尝美食之余,体验到塔吉克族文化的魅力。
两地的孩子合作DIY美食,是节目组谱写的民族团结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在金炜的策划下,沪疆两地的孩子们一起露营、采核桃、踢足球、唱戏曲、参观历史展览馆,互相交换小礼物。在喀什地区录制节目时,来自上海的陈姚孜书写了毛笔字作品——“爱我中华,美丽新疆”,赠送给喀什地区莎车县的武昕月。在一次次嬉戏中,孩子们建立了纯真的友情,也渐渐理解了民族团结的意义,渐渐学会了如何尊重、包容、欣赏不同的文化。
四年来,在喀什录制节目期间,金炜或步行、或骑电瓶车,走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如今,他能准确说出喀什每一处地名。在当地人家中做客时,新疆的孩子笑呵呵地端来了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招待上海的客人。那一刻,金炜的眼睛湿润了。
“孩子们的真诚笑脸,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录完节目回到住处,金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孩子们的爱心,我们无以为报,唯有尽心尽力做好节目。”他说。
每次节目后期剪辑时,金炜都会强调,拍摄的素材尽量都用,如果实在要删,10条也要保留9条。他想把新疆的美好更多地呈现给观众,让这片热土被更多人真正了解。
金炜在距离叶城县160公里的库地边境检查站录制节目
送暖今年在新藏驿站录制节目时,金炜偶遇了一对父子。爷俩从四川出发,骑行穿越西藏,来到新疆。在“撞”见金炜前,爷俩已在海拔5000多米的G219国道上骑行了6个小时。
在为这对“勇者”父子点赞的同时,金炜还想向219国道的建设者们脱帽致敬。“经过几代援疆人的努力,(219)这条道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安全。”他说。
跨越山海,万里驰援。四年来,金炜在新疆录制节目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幅动人的援疆人画面。原本在沿海城市中过着安定生活的年轻人,自愿报名来到G219国道上的边境检查站,守卫祖国边疆。他们每天在边境线上巡逻10多个小时,背负沉重的物资,啃着粗硬的干粮,毫无怨言。原本在上海工作的干部,告别父母妻儿,踏上援疆之路。他们有苦自己扛,有泪自己擦,从不向亲人诉苦吐槽,至多表达一下对亲人的想念……
金炜在新藏驿站带领沪疆两地的孩子录制节目
在《潮童天下—最美新疆》节目中,致敬“援疆”的内容,向来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想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援疆的成果,并为这群‘最可爱的人’送温暖,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援疆人这个无私奉献的群体。”金炜说。为此,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策划,为援疆人准备了一份份惊喜。一次,在前往新疆前,他们联系了上海外派支援莎车县、担任塔尕尔其镇副镇长的王涛的家人。在节目现场,看到妻子和女儿突然出现,听女儿唱着《听我说谢谢你》,王涛泪如雨下。
在新疆录制节目时,金炜让孩子们先返回住处,他和导演组留下来,拍摄空镜头。期间,他们经历过车辆爆胎、无人机撞山、前方道路塌方,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公路上,一滞留就是两三个小时,回房间睡下时,已是凌晨二、三点。
面对各种意外,金炜会感叹运气不佳,但从来不抱怨。被困在公路上时,他会半开玩笑地给身边人鼓劲:就当看看沿途风景吧!
“和援疆的人相比,我这点难处不值一提。”金炜笑着说。他们在这档面向全国播放的节目中,表达了对援疆干部的感谢和支持,并希望带动更多人加入建设美丽新疆的行列。
金炜为叶城县第一小学戏曲社团录制节目
发声除主持人外,金炜还有一连串身份:上海市政协常委、民革党员、市知联会会员……对他来说,承担各种社会责任,无论是为社会问题发声,还是承担公益项目,都是义不容辞的。
平时,金炜瞄准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积极建言献策。在参与文艺演出活动的筹办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高校的剧场、剧院都翻新过,但利用率不高。如何让供需双方充分对接、用好用足这些场地资源,是不少文艺界、教育界委员关注的议题。
作为资深少儿节目主持人,金炜见过无数学艺术的孩子,也深深体会到艺术普及的重要性,这番经历启发了他——能不能让文艺院团进学校给学生上艺术课?查阅了大量政策文件和国内外案例后,他在2024年的市政协全会上提交提案,建议构建本市高校文化场馆与地方文艺院团深度合作机制,提升学校的美育质量。
金炜的提案一呼百应,文艺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纷纷主动联名。在提案答复中,市委宣传部明确表示:探索建立高校文化场馆与国有文艺院团联动机制,进一步用活高校文化场馆资源,在确保学校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提高使用率。
在发出“好声音”的同时,金炜积极传播正能量。他参与市政协的音乐课堂、文艺课堂,发挥主持人的专长,向社会各界人士传播红色文化、红色经典。在浦东新区,他联合14位市、区政协委员,发起成立“金炜艺术教育政协委员工作室”,普及青少年艺术教育……
金炜手中的话筒和麦克风,是他履行社会责任的利器,也帮他收获了了一连串荣誉,如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上海市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别人问金炜获奖感言时,他总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因为干活的不只他一个人。别人请他说几句“寄语”,他总说希望更多人获奖,这样可以激励更多人追光前行。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杏梅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