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城市的稳定、发展与繁荣。形成城市基层治理的合力,是实现高效、和谐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
10月30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围绕“聚焦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开展民主监督。会议现场,委员们从坚持系统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数字赋能、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出发,提出了通过党建引领夯实社会治理的政治基础、有效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组织动员青年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推动“三所联动”机制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等意见建议。此次会议还收到不少书面发言,围绕相关议题提出建言。
完善基层治理队伍建设
城市基层治理队伍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基层治理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效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浦东新区政协建议,应聚焦全球市场规则制度制定、全球协同创新、国际科技组织建设等重点领域和方向,针对性招募相关人才,为社会组织国际化赋能。先行先试社会组织队伍专业化建设规范。梳理社会组织人才标准,形成以领导人才、管理人才、专业人才三类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导则,探索建立新区社会组织人才库,畅通人才评价渠道,对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执行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职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组织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聚焦民生项目,培育社区公共性,促进公众参与。”市政协常委翟骏提出,通过民生项目培育社区凝聚力,探索自治共治机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社工队伍提供职业发展路径,考虑将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提升专业化发展空间。同时,区分“行政序列”和“专业序列”社工,前者通过专业行政培训获得资质,后者发挥独立职业队伍专业性。建立专业型社工体系,侧重于招聘和培养社区规划、心理咨询、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
金山区政协建议,通过完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培育、扶持、发展支持机制,加强宣传推广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发挥大口党委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专项基金对队伍建设、项目开展进行定向扶持,进行专题培训增强服务能力。孵化培育高质量的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将市、区两级层面优质的普惠性、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以资源包的形式向基层配送、供群众点单,常态长效办好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活动。
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积极推动基层治理的多元化发展,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对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及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徐汇区政协建议街镇党群办、管理办、社工办、营商办等职能科室及社区六大中心等“块”的资源,以及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管所等“条”的力量,建立片区治理工作队伍。通过整合调动社会资源需要跨域破圈,推动围墙内外区域单位及其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物业单位、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投入片区治理的高效运行。通过党建引领,建设“三新”群体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新业态、新就业人群如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提供所需服务,增强他们的片区“黏合度”,组织引领“三新”人群加入片区治理,让片区治理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形成机制,推动社区公共事务通过‘三会’进行讨论、协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全国政协委员伍爱群认为,应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探索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由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各方参与的综合性社区自治平台,推广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的“三会”机制,把房屋整修、设施改造、环境维护等民生事务纳入听证范围。
市政协台盟界别建议,应编制各种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危机的预案,在物资储备、民众培训、实践演练等方面做足最充分的准备,定期修订规划目标和行动方案,确保规划内容的有效管用。建立广泛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下沉机关干部组成的社区应急党员先锋队;形成由楼组长等能人带动下的社会组织化工作,构建社区应急治理的社会合作伙伴,重塑社区应急的社会互助互救体系。
发挥好政协委员工作站作用
“片区协商共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可缺位的重要环节,畅通民意表达和理性协商的工作渠道,为打造团结而活泼的片区治理氛围奠定基础。”徐汇区政协认为,通过片区协商共治机制,广开言路,吸引社区群众自发参与片区治理,久久为功内化于心,培养居民的协商意识,提升居民群众的协商水平和自治能力,把自己生活的家园真正打造成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片区治理共同体。
嘉定区政协认为,通过积极发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委员工作站作用,可以进一步赋能区域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嘉定区政协建议,拓展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探索打造“协商共同体”,发掘和吸纳辖区内各类人才及社区内有影响力人士,聘请为特约观察员,常态化深度参与政协委员工作站工作。在各政协委员工作站都已建立委员联系村居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履职工作场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服务基层治理。依托政协委员工作站,适时组织社区群众代表协同视察、委员履职分享、街镇情况通报等活动,推动社区治理中的民主建设从无序参与到有序参与,从低效参与到高效融入,从零散辐射到系统推动的“三个转变”,推动界别群众和社区居民成长为文明素养更高、建言能力更强、服务意识更主动的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力量。
10月30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围绕“聚焦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开展民主监督。会议现场,委员们从坚持系统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数字赋能、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出发,提出了通过党建引领夯实社会治理的政治基础、有效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组织动员青年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推动“三所联动”机制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等意见建议。此次会议还收到不少书面发言,围绕相关议题提出建言。
完善基层治理队伍建设
城市基层治理队伍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基层治理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效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浦东新区政协建议,应聚焦全球市场规则制度制定、全球协同创新、国际科技组织建设等重点领域和方向,针对性招募相关人才,为社会组织国际化赋能。先行先试社会组织队伍专业化建设规范。梳理社会组织人才标准,形成以领导人才、管理人才、专业人才三类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导则,探索建立新区社会组织人才库,畅通人才评价渠道,对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执行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职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组织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聚焦民生项目,培育社区公共性,促进公众参与。”市政协常委翟骏提出,通过民生项目培育社区凝聚力,探索自治共治机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社工队伍提供职业发展路径,考虑将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提升专业化发展空间。同时,区分“行政序列”和“专业序列”社工,前者通过专业行政培训获得资质,后者发挥独立职业队伍专业性。建立专业型社工体系,侧重于招聘和培养社区规划、心理咨询、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
金山区政协建议,通过完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培育、扶持、发展支持机制,加强宣传推广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发挥大口党委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专项基金对队伍建设、项目开展进行定向扶持,进行专题培训增强服务能力。孵化培育高质量的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将市、区两级层面优质的普惠性、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以资源包的形式向基层配送、供群众点单,常态长效办好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活动。
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积极推动基层治理的多元化发展,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对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及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徐汇区政协建议街镇党群办、管理办、社工办、营商办等职能科室及社区六大中心等“块”的资源,以及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管所等“条”的力量,建立片区治理工作队伍。通过整合调动社会资源需要跨域破圈,推动围墙内外区域单位及其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物业单位、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投入片区治理的高效运行。通过党建引领,建设“三新”群体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新业态、新就业人群如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提供所需服务,增强他们的片区“黏合度”,组织引领“三新”人群加入片区治理,让片区治理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形成机制,推动社区公共事务通过‘三会’进行讨论、协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全国政协委员伍爱群认为,应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探索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由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各方参与的综合性社区自治平台,推广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的“三会”机制,把房屋整修、设施改造、环境维护等民生事务纳入听证范围。
市政协台盟界别建议,应编制各种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危机的预案,在物资储备、民众培训、实践演练等方面做足最充分的准备,定期修订规划目标和行动方案,确保规划内容的有效管用。建立广泛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下沉机关干部组成的社区应急党员先锋队;形成由楼组长等能人带动下的社会组织化工作,构建社区应急治理的社会合作伙伴,重塑社区应急的社会互助互救体系。
发挥好政协委员工作站作用
“片区协商共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可缺位的重要环节,畅通民意表达和理性协商的工作渠道,为打造团结而活泼的片区治理氛围奠定基础。”徐汇区政协认为,通过片区协商共治机制,广开言路,吸引社区群众自发参与片区治理,久久为功内化于心,培养居民的协商意识,提升居民群众的协商水平和自治能力,把自己生活的家园真正打造成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片区治理共同体。
嘉定区政协认为,通过积极发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委员工作站作用,可以进一步赋能区域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嘉定区政协建议,拓展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探索打造“协商共同体”,发掘和吸纳辖区内各类人才及社区内有影响力人士,聘请为特约观察员,常态化深度参与政协委员工作站工作。在各政协委员工作站都已建立委员联系村居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履职工作场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服务基层治理。依托政协委员工作站,适时组织社区群众代表协同视察、委员履职分享、街镇情况通报等活动,推动社区治理中的民主建设从无序参与到有序参与,从低效参与到高效融入,从零散辐射到系统推动的“三个转变”,推动界别群众和社区居民成长为文明素养更高、建言能力更强、服务意识更主动的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张杏梅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