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长三角地区纪录片联合展播活动于2024年9月24日拉开帷幕。该活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安徽省影视家协会共同主办。此活动也是“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上海市文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文艺活动之一。
展播活动以“辉煌七十五载,共谱时代华章”为主题,旨在通过展播一系列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历程的纪录片,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之一,该活动是长三角地区四地广播电视台和电视艺术家协会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长三角电视艺术发展联盟”合力优势,探索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一次创新之举。四地整合优质纪录片资源,展示长三角地区的独特魅力、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变迁,不仅促进了地域文化交流,更为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动精选了四地15部优秀纪录片进行展播,作品题材丰富、视角多元,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
这些优秀纪录片已陆续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之江纪录频道、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卫视公共频道等平台播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活动期间,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长三角地区多位文艺评论家对展播纪录片进行点评推介,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进一步加深对纪录片的理解感悟,也为纪录片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中都》:帝乡的咏叹
邵明
一纸诏令而兴,一纸诏令而废,位于安徽省凤阳县的大明中都皇城的命运,是一道令人难以索解的哑谜,曾经引发无数的猜度,最终在岁月的沧桑中归于沉寂,把一个问号深深地埋藏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2023年4月,安徽省电视台制作的四集纪录片《明中都》把目光投向这一片遗址,以精巧的叙述艺术和精美的镜头语言,展示了现代思维、现代意识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对于历史之谜的观照与阐释,让人不禁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发出深深的咏叹。
该片在一个宏观的解谜框架之下,组织起了关于明中都前世与今生的叙述。作品开端便给出了历史的谜面: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公元1369年),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在其故乡临濠(今安徽省凤阳县)“建制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随即调集百万人力开始建设,耗时六年,“功将完成”。然而,六百年前的浩大工程,留给今天的只是镜头下几段残破的城墙,落日余晖、寒烟衰草,无声地喟叹着历史的兴废。
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作品没有急于回答中都城被废弃的原因,而是荡开笔墨,用镜头追随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探索,解开了中都城营建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的谜底:包括产自西南深山的巨大楠木如何经过数千里的行程运抵凤阳;重量数十吨的巨石如何从采石场运达工地;奇特的地基构造“磉墩”如何支撑起巍峨的宫殿;数以亿计由诸多府县烧制的城墙砖如何确保质量过硬,等等,往往令人叹为观止。
在立足既有考古成果,向观众展示了中都城在建设理念和建筑技术方面,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包括为明朝营建南京、北京提供范例)的特征和意义之后,作品又回到了结构全篇的谜语之中,交代了1375年朱元璋下诏“罢中都役作”之事,再次勾起了观众们巨大的好奇心:朱元璋为何不顾沉没成本巨大,在工程即将竣工之际诏令废弃?
接下来,作品就把叙述的重点放在对于这一历史之问的回答之上,并在详实展示考证材料、考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古往今来的几种主要观点:一、不堪沉重劳役的工匠们,在建筑上实施“压镇法”诅咒朝廷之事被朱元璋知晓,怒而罢建;二、朝廷财力难以支撑中都城的继续建设;三、朱元璋为避免追随其起兵打天下的淮西勋贵集团势力做大,放弃了定都凤阳的计划;四、凤阳地势过高,难以大规模引流淮河之水,不适合建设人口百万的大都会等。上述种种,在解答谜语从而形成作品的完整叙述框架的同时,以开放性、多元化的研究观点启发观众展开对于历史的多维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在最后的叙述段落中,作品以一个特写镜头聚焦于明中都考古现场的一幅大型文字标语:“留住文化根脉”。这一画面堪称篇末点题的神来之笔,以不动声色的镜头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身处当代的我们,对于这座帝乡遗址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况味的深沉感喟,对于自身宝贵历史文化传统的珍视、呵护与继承、弘扬。
(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教育长、教授)
《代号603》:谱写“深山铸箭、荒野报国”的航天赞歌
彭正生
《代号603》是安徽广播电视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而拍摄的长篇纪录片。该片以亲历者口述、文献“解密”等方式,重点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基地——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的603基地上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航天故事,谱写了一曲“深山铸箭、荒野报国”的航天赞歌。
《代号603》内容时间跨度大,从上世纪50年代的“581任务”讲起,直到21世纪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全景勾勒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走过的曲折且辉煌的历史。该片聚焦讲述了603基地探空火箭研制、发射试验的动人故事,强调了发射探空火箭,尤其是生物探空火箭之于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意义。这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不仅揭示了“突破一切,努力奋发”的时代精神,也充分彰显了老一代航天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更鲜明地展现出“自力更生,敢想敢干,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性格和中国人民精神。
《代号603》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感人至深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形象。这些航天科技工作者,既有参与基地建设和探空火箭研制、发射试验的普通科研人员,也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样的杰出科学家。该片准确且主次分明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展示其精神风采,不仅浮雕般地塑造了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集体群像,更是重点突出地精雕细刻出杰出科学家的个人形象。在塑造群像的时候,突出他们的共性,即:在艰苦的自然、物质条件下,他们不畏艰难,“没有怨言,没有消极怠工”,以苦为乐,克服苦难,反映出那一代人积极乐观的英雄主义精神。在着力塑造钱学森、王希季个体形象的时候,注重凸显共性里的个性,比如:通过钱学森的“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中国人也能搞”、捐赠奖金支持科学事业等,彰显的是其坚定的信仰、坚强的信心和大公无私的精神;通过探空火箭研制、发射试验等,凸显的是王希季坚定务实、一丝不苟又平易近人的品格。
《代号603》的镜头语言丰富,兼具纪实性与文学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完成度。该片实地采访了多位603基地的建设者和科技工作者,援引了《杨南生传》《王希季院士传记》《小狗飞天记:中国生物火箭试验纪实》等文献资料,这些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口述,不仅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也充分彰显了纪录片的客观性、纪实性艺术特质。同时,狼的“探访”记、“小豹”飞天记等,则在纪实性的框架下,融入了适度的叙事性、文学性元素,使得纪录片的内容更加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更具生活气息和观赏吸引力。
总体来说,《代号603》主题鲜明突出,价值立场清晰,叙述流畅、有层次感,镜头语言丰富,有较强的艺术性,堪称是一部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标准相统一的、优秀的主题纪录片。(该文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工程项目成果之一。)
(作者系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兼任人事处负责人,教授)
记录百年工程 见证时代风华——简评纪录片《千里江入淮》
黄雯
安徽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纪录片《千里江入淮》,以新中国在建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的建造为主线。全篇共六集,分为“千年越”“凤凰引”“飞槽渡”“水调歌”“万物生”“千帆竞”,分别从工程历史、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民生发展、生态保护、航运经济六个角度立体反映了引江济淮工程的推进过程和工程功能。这一纪录片以宏大视野的人文表达,展现出国家和人民持续推进这一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动人故事,让观众置身其中,在宏大格局和历史视野中感受引江入淮带来的巨大变化。《千里江入淮》无论是在内容的深度、形式的创新,还是在技术的应用上,都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突破,不仅为引江济淮工程立下了永久的记号,也在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录引江济淮工程,是因为它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壮举,更是中国近代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宏伟工程的建设代表着中国在解决长期水资源分配不均和地区水患问题上的智慧和决心,通过对其的记录,能够向观众展示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此外,这一工程的成功建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凝聚了无数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畏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向世界呈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坚韧和智慧。引江济淮工程既是中国建造业转型发展成果的浓缩和展现,也是大国建造享誉世界的靓丽名片,它不仅让长江之水滋润了淮河之地,也让中华文明之光照耀了世界之眼。从工程历史的源远流长,到科技创新的前沿探索,再到民生发展的实实在在,《千里江入淮》通过直观真实记录工程建设的进程以及带来的巨大变革和进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了引江济淮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果。
在拍摄手法上,《千里江入淮》创作团队采用航拍、超高速摄影、水下摄影、延时摄影等拍摄手段,用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展示引江济淮工程的视觉奇观。重画面语言、造型语言,构图精湛,剪辑考究,音乐音效解说和画面的高度契合,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工程的宏伟规模和复杂细节得以精确捕捉,更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般的视听感受。从巨大的水利设施到工程现场的繁忙景象,从淮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到城市的繁华景致,纪录片通过镜头引领观众遨游于这一跨省份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中,深入感受这一工程对中国水利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为观众带来 “思想+技术+艺术”的全方位呈现。
在叙事手法上,该片采用了多线并行的交叉叙事结构,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交织在一起。《千里江入淮》并非是单一线性地叙述故事,而是将不同的时间线和空间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元丰富的叙事网格。这种叙事结构使得纪录片既展现了工程的历史脉络,又呈现了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增强了叙事的深度和广度,也为观众提供了崭新的视听体验。《千里江入淮》中还特别注重通过真实的人物故事来增加情感共鸣。纪录片将宏大的主题故事化,将工程建设的第一现场,通常是最具挑战性、代表性的部分或最具影响力的时刻浓缩为一个个可亲可感的小故事,其中穿插了工程建设者、当地居民、专家学者等不同角色的访谈和独白,从个体参与破题,用有温度的表达感染受众。以微观叙事述说大情怀,用触动观众心灵深处的情感故事,唤起他们情感的同频共振和心声共鸣。这种以人为本的叙事方法,让工程背后的人文关怀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工程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一伟大工程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效增强了工程建设故事对观众的吸引力。
《千里江入淮》的导演王振涛从1995年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代表作品有《大黄山》《刘铭传在台湾》《百年壮歌》等。不同于《大黄山》通过精美的影像展现大自然的壮丽、《刘铭传》主要聚焦于个人的历史影响力,《千里江入淮》在内容的选择、拍摄技术和叙事风格上都有显著的发展和突破,该片不仅仅关注工程的建设过程,更深入探讨了这一工程如何改变了地区的经济格局、社会生活和文化认知,呈现出一个跨时代的社会变迁全景。王振涛导演在这部纪录片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摄影技术,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和叙事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引江济淮工程。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潮起潮涌,共创未来——安徽省宣传部制作纪录片《潮涌长三角》短评
张文杰
从中国天空空间站回望,地球上最为美丽富饶的长三角区域璀璨夺目,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已跻身于世界六大城市群。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瞻远瞩地布局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历史上曾经被划为江南省的行政区域的安徽,也在乘时代的东风,依赖自身的地域优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特色,和谐共创,融通畅达,积极地融入到长三角跨区域发展的东方大浪之中。
作为国内首部献礼长三角一体化五周年的纪录片《潮涌长三角》,气度恢弘,视野开阔,既有国家政策的深入解读和改革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难题和解决方案,镜头与场景的切换恰到好处,从头到尾给观众以叙事说理的真实和审美视觉上的震撼。这部纪录片由国家广电总局、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承制,该节目制作历时三年,节目组足迹遍布长三角三省一市,深入发掘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生动案例和故事。观赏之中,我们不禁会为长三角区域(江浙沪皖)融和创新与崛起中,那些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管理者、研发者、创新者和探索者投身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感人故事,以及为改善民生、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视生态环保的先进理念等,发出由衷的敬意和赞叹,因为他们在伟大的民族复兴和强国富民的探索中,付出了许多执着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纪录片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注重观众的感受与体验的共时性。纪录片《潮涌长三角》最大的特点是视野广阔,案例鲜活,聚焦政策,关注民生,强调创新,说服力强。作品既保留了区域协作、和谐融通过程中的民生、医疗、环保、警务、文化等共建共享,共同打造民生“幸福圈”生活的自然流程中的偶发性和人物故事发生的丰富细节,也在场景呈现、人物采访和事件展开过程中渲染了一种积极探索真理的渴求和正能量的氛围,为受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文背景和审美享受。长三角区域内多个城市协同创新,形成了产业集群,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尤其是安徽合肥、黄山、滁州、马鞍山走出本土,融入江海创新崛起的大潮,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成果和更公平更科学地惠及平民百姓利益的故事。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医疗、教育、环保、交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异地就医到职教一体,从平安建设到乡村振兴,共同打造民生幸福圈。每当我们观看完纪录片中的任何一个片段,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情节,都会感到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息。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更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展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闪光点,共同创造、建设、奋斗、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
(作者系滁州学院文学院博士、教授,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硕导,西安财经大学新闻学院硕导,安徽美学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