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 夕阳 正掠过青草
金色的霞光 铺满大地
安静的格桑花 正在风中 摇曳
陶志军摄影作品
8月14日至19日,上海市文联组织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等文艺领域骨干力量,赴青海地区开展采风创作暨文艺志愿主题活动,举办主题展演、座谈交流、创作采风、文艺志愿演出、主题讲座、专题调研等(点击回看活动报道),并赴西宁市、海东市、果洛州开展采风及创作活动,采风团艺术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主题讲座 交流互动
文艺志愿小分队的艺术家们奔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8月18日上午采风团“文艺轻骑兵”分为两路,继续进行培训辅导、交流互动等活动。
采风团来到果洛州图书馆开展音乐、舞蹈讲座,讲座前上海市文联向果洛州文联赠送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市书协副主席潘善助的书法作品“沪果同饮一江水”。
上海音协常务理事、著名作曲家王晓宁做了《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的主题讲座,带大家领略了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的魅力。他通过音乐讲座与交流,感受到了果洛同行对传统音乐创新与发展的执着追求。此次赴青海采风,他还收获了满满的创作灵感。“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那是高山与湖水、草地与牛羊的交响合唱。中国'四大刺绣'之一的青绣,那是30万绣娘们指尖上的民族舞蹈。”
上海市舞协理事、上师大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苗小龙做了《身体的言说——舞蹈创作中的动作语言与情感表达》舞蹈主题讲座。讲到舞蹈力度和节奏的变化,苗老师笑着说“舞蹈老师讲课怎么能不跳呢”,起身亲身示范,一时间竟忘了自己身处高原,跳完舞后吸了两口氧继续上课,一小时的讲座台下听众意犹未尽、掌声不断。他通过舞蹈讲座分享了自己舞蹈创作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从当地艺术工作者身上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舞、淳厚质朴的情。“当我看到他们舞动时眼睛中闪烁的光芒时,我深刻体验到文化交融的魅力和文化力量的强大,它是能够跨越语言和地域的界限,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与此同时,另一组采风小分队来到果洛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国格萨尔文化博物馆进行调研。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此次赴青海采风创作暨文艺志愿活动的主题,也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此次青海采风之旅,让艺术家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艺援青”的必要性,以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远意义。
此次采风团深入到距果洛州府玛沁120公里的牧区,于雪山脚下小溪边偶遇藏族牧民一家,淳朴的牧民热情地招待来访的上海艺术家们,邀请大家进帐篷喝酥油茶,还一再说他们第二天就要搬牧场东西都装箱了,不然一定给大家做好吃的。
“钢架结构的帐篷、一体式的柴火灶,太阳能发电板,手机,一条名叫'八公'的小狗等,完全颠覆了我原有对牧民生活的印象。”作曲家郝永刚感叹道。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感受着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他被深深感动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绝不是一句口号。“主人自豪地介绍说家里养着80头牦牛,从他的目光里看到了勤恳劳作的激情和对未来的畅想。从生活的小场景感受到党的大政策。”这让他更坚定了要创作出抒发人民真情实感的作品,讴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永恒的主题,讴歌“缺氧不缺精神”,为共同富裕一直在路上的援边人。
艺术家们被牧民的热情感染,开始与一家人攀谈起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并一起欢歌舞蹈,纷纷感叹这次采风太有价值和意义,这便是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灵感如同高原耀眼的阳光般不断闪现。
采风团艺术家与牧民合影
词曲作家、“文艺两新”代表胡梅雄,就在回程颠簸的车上创作了一副词。“当我在阿尼玛卿的雪山脚下遇到准备第二天转场的藏族牧民家庭,看着他们在阳光下纯真的的笑容,聆听着不经雕琢原生态的歌声,心中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你何时能回到果洛》的草原情歌在归途的车上就流淌在笔下。”他深深感触到,深入群众的生活,体验绿水青山,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宝贵的养分,如果能由此生发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回馈给广大群众,那将是最合适的礼物。
▲向上滑动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作者:胡梅雄
你骑着骏马 漂泊到果洛
沉默的 夕阳 正掠过青草
金色的霞光 铺满大地
安静的格桑花 正在风中 摇曳
你踏遍高原 漂泊到果洛
在雪山 背景下 策马驰骋
心爱的人儿 等你歌唱
我的名字 叫做 卓玛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你说高原的雄鹰
就应该 任意翱翔
孤单的人啊 习惯 漂泊不定
自从你扬鞭而去
多少次 在梦中哭泣
想问 天上的飞鸟
你漂泊在哪片 荒凉的戈壁
悲伤的雪山 已融化成河
对你的思念 也呜咽成歌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那座玛尼堆前
我在等你
(间奏)
你说高原的雄鹰
就应该 任意翱翔
孤单的人啊 习惯 漂泊不定
自从你扬鞭而去
多少次 在梦中哭泣
想问 天上的飞鸟
你漂泊在哪片 荒凉的戈壁
悲伤的雪山 已融化成河
对你的思念 也呜咽成歌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那座玛尼堆前
我在等你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天边的阿尼玛卿
我在等你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等你唱起那思念的歌
我想收获你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尾奏
艺术家们坚持“走到哪里演到哪里”“去到哪里创作到哪里”的态度,不辞舟车劳顿艰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见缝插针地找时间抓紧创作。
敖国兴摄影作品
采风途中,随处可见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家敖国兴背着相机的身影,当然也随时会找不见他,因为他早已被青海地区的美景、被当地人民的魅力吸引了去。在采风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热情、真诚的藏民,他们淳朴的笑容、坚韧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他。他见证了一场藏族年轻人的婚礼、遇见了格萨尔文化的非遗传人才智活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他深切体会到藏族文化的厚重感与多样性。他分享道:“我拍摄的肖像,不仅仅是面孔,更是藏族人精神的写照。他们的肖像与时代共鸣,展现了藏族人民在新时代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愿我们沪青摄影家继续携手,用光影描绘新时代民族团结新图景。”
为人民而创作
上海轻音乐团书记、团长董德平带着上海轻音乐团的黄晓和李再耀参加了两场志愿演出,他还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上海、青海文联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艺志愿演出中担任了主持人,台风稳健幽默。演出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受到了青海人民的热情。他激动地表示:“上海青海心连心,文艺援青一家亲!我们上海轻音乐团作为国有院团,更要有责任和担当,一定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歌唱!”
蓝天演绎《智取威虎山》片段
著名京剧艺术家蓝天此次参与了两场志愿演出,在青海湖畔的演出让他印象尤其深刻。他感叹道:“这次来到美丽的青海,在蓝天碧水间演出,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作为一名京剧演员,同样也是一名文艺志愿者,他非常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把文艺作品带给人民群众,和大家产生心灵共鸣。他相信这股文艺的春风会在全国各地多线开花、遍地结果。
双人舞《生生不息》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贾文皓此次演出的是双人舞《生生不息》,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高原起舞,16日下午彩排之后就立即感到头晕恶心,吸氧多时才缓过劲来,工作人员建议他把六分钟的舞蹈剪短一点,可他毅然婉拒,因为想要完整地呈现,最终在晚上的正式演出中完美地演绎了整支舞蹈作品。跳完舞他感叹道:“这次青海采风不仅了解了当地的风俗文化,还能和当地人民一起同台跳舞,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当地很原汁原味的舞蹈味道值得我学习。”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带队老师刘建强认为,此次采风活动让他和两位学生获得了一次特别的学习机会,真实感受到了各位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相信,对两位学生今后的艺术学习之路是大有启益。
陶志军摄影作品
这里的草原一望无际,这里的河流生生不息,高原的阳光照亮了清澈的湖泊,这一切都让采风团的艺术家们陶醉……
作曲家李林感叹此次采风之旅行程丰富而又密集,让他深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体中国人走向自信富强,也感受到不同民族间的中华儿女情,通过此次活动他一定能创作出所感所悟的优美旋律彩带,表达“上海与青海共饮一江水”的深情内涵。
跟随上海市文联深入生活来到青海高原,让上海音协音乐文学专委会主任张海宁感受到这块土地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源泉,他的创作灵感也像这长江的源头不断涌动。“自己如何创作相关内容歌词?我想只有艺术形象地去表现,写出人的真情实感和美好生活。”
对作曲家王媛慧而言,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创作的盛宴。一路上,她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种感受将促使我在创作中更加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表达,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上海音协副主席郭强辉一直倾羡于西部民族音乐丰富的养料,12年前在中国音协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他和青海省音协的沧海平主席约定,准备组织上海的词曲创作者赴青海采风。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终于完成了约定。他认为:“真正的精品力作需要艺术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因此此次活动仅仅只是为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基本理念开了个头,真正做到‘深扎’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愿艺术工作者都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行万千山河,看世间百态,六天的采风活动艺术家们收获满满。在青海地区,采风团艺术家们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等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探讨,并纷纷表示,接下来要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让沪青友谊之花不断绽放。艺术家们认为,在文化援青的同时,青海浓郁的艺术气息,采风团不同领域艺术家间的碰撞交流,对自身文化视野的拓展、艺术认识的提升乃至创作的进一步思考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让我们一同期待,收获累累文艺硕果……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天边的阿尼玛卿
我在等你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等你唱起那思念的歌
我想收获你
文编 | 王 虹
美编 | 音 云
摄影 | 敖国兴 陶志军
金色的霞光 铺满大地
安静的格桑花 正在风中 摇曳
陶志军摄影作品
8月14日至19日,上海市文联组织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等文艺领域骨干力量,赴青海地区开展采风创作暨文艺志愿主题活动,举办主题展演、座谈交流、创作采风、文艺志愿演出、主题讲座、专题调研等(点击回看活动报道),并赴西宁市、海东市、果洛州开展采风及创作活动,采风团艺术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主题讲座 交流互动
文艺志愿小分队的艺术家们奔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8月18日上午采风团“文艺轻骑兵”分为两路,继续进行培训辅导、交流互动等活动。
采风团来到果洛州图书馆开展音乐、舞蹈讲座,讲座前上海市文联向果洛州文联赠送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市书协副主席潘善助的书法作品“沪果同饮一江水”。
上海音协常务理事、著名作曲家王晓宁做了《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的主题讲座,带大家领略了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的魅力。他通过音乐讲座与交流,感受到了果洛同行对传统音乐创新与发展的执着追求。此次赴青海采风,他还收获了满满的创作灵感。“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那是高山与湖水、草地与牛羊的交响合唱。中国'四大刺绣'之一的青绣,那是30万绣娘们指尖上的民族舞蹈。”
上海市舞协理事、上师大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苗小龙做了《身体的言说——舞蹈创作中的动作语言与情感表达》舞蹈主题讲座。讲到舞蹈力度和节奏的变化,苗老师笑着说“舞蹈老师讲课怎么能不跳呢”,起身亲身示范,一时间竟忘了自己身处高原,跳完舞后吸了两口氧继续上课,一小时的讲座台下听众意犹未尽、掌声不断。他通过舞蹈讲座分享了自己舞蹈创作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从当地艺术工作者身上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舞、淳厚质朴的情。“当我看到他们舞动时眼睛中闪烁的光芒时,我深刻体验到文化交融的魅力和文化力量的强大,它是能够跨越语言和地域的界限,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与此同时,另一组采风小分队来到果洛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国格萨尔文化博物馆进行调研。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此次赴青海采风创作暨文艺志愿活动的主题,也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此次青海采风之旅,让艺术家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艺援青”的必要性,以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远意义。
此次采风团深入到距果洛州府玛沁120公里的牧区,于雪山脚下小溪边偶遇藏族牧民一家,淳朴的牧民热情地招待来访的上海艺术家们,邀请大家进帐篷喝酥油茶,还一再说他们第二天就要搬牧场东西都装箱了,不然一定给大家做好吃的。
“钢架结构的帐篷、一体式的柴火灶,太阳能发电板,手机,一条名叫'八公'的小狗等,完全颠覆了我原有对牧民生活的印象。”作曲家郝永刚感叹道。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感受着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他被深深感动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绝不是一句口号。“主人自豪地介绍说家里养着80头牦牛,从他的目光里看到了勤恳劳作的激情和对未来的畅想。从生活的小场景感受到党的大政策。”这让他更坚定了要创作出抒发人民真情实感的作品,讴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永恒的主题,讴歌“缺氧不缺精神”,为共同富裕一直在路上的援边人。
艺术家们被牧民的热情感染,开始与一家人攀谈起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并一起欢歌舞蹈,纷纷感叹这次采风太有价值和意义,这便是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灵感如同高原耀眼的阳光般不断闪现。
采风团艺术家与牧民合影
词曲作家、“文艺两新”代表胡梅雄,就在回程颠簸的车上创作了一副词。“当我在阿尼玛卿的雪山脚下遇到准备第二天转场的藏族牧民家庭,看着他们在阳光下纯真的的笑容,聆听着不经雕琢原生态的歌声,心中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你何时能回到果洛》的草原情歌在归途的车上就流淌在笔下。”他深深感触到,深入群众的生活,体验绿水青山,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宝贵的养分,如果能由此生发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回馈给广大群众,那将是最合适的礼物。
▲向上滑动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作者:胡梅雄
你骑着骏马 漂泊到果洛
沉默的 夕阳 正掠过青草
金色的霞光 铺满大地
安静的格桑花 正在风中 摇曳
你踏遍高原 漂泊到果洛
在雪山 背景下 策马驰骋
心爱的人儿 等你歌唱
我的名字 叫做 卓玛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你说高原的雄鹰
就应该 任意翱翔
孤单的人啊 习惯 漂泊不定
自从你扬鞭而去
多少次 在梦中哭泣
想问 天上的飞鸟
你漂泊在哪片 荒凉的戈壁
悲伤的雪山 已融化成河
对你的思念 也呜咽成歌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那座玛尼堆前
我在等你
(间奏)
你说高原的雄鹰
就应该 任意翱翔
孤单的人啊 习惯 漂泊不定
自从你扬鞭而去
多少次 在梦中哭泣
想问 天上的飞鸟
你漂泊在哪片 荒凉的戈壁
悲伤的雪山 已融化成河
对你的思念 也呜咽成歌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那座玛尼堆前
我在等你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天边的阿尼玛卿
我在等你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等你唱起那思念的歌
我想收获你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尾奏
艺术家们坚持“走到哪里演到哪里”“去到哪里创作到哪里”的态度,不辞舟车劳顿艰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见缝插针地找时间抓紧创作。
敖国兴摄影作品
采风途中,随处可见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家敖国兴背着相机的身影,当然也随时会找不见他,因为他早已被青海地区的美景、被当地人民的魅力吸引了去。在采风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热情、真诚的藏民,他们淳朴的笑容、坚韧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他。他见证了一场藏族年轻人的婚礼、遇见了格萨尔文化的非遗传人才智活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他深切体会到藏族文化的厚重感与多样性。他分享道:“我拍摄的肖像,不仅仅是面孔,更是藏族人精神的写照。他们的肖像与时代共鸣,展现了藏族人民在新时代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愿我们沪青摄影家继续携手,用光影描绘新时代民族团结新图景。”
为人民而创作
上海轻音乐团书记、团长董德平带着上海轻音乐团的黄晓和李再耀参加了两场志愿演出,他还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上海、青海文联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艺志愿演出中担任了主持人,台风稳健幽默。演出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受到了青海人民的热情。他激动地表示:“上海青海心连心,文艺援青一家亲!我们上海轻音乐团作为国有院团,更要有责任和担当,一定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歌唱!”
蓝天演绎《智取威虎山》片段
著名京剧艺术家蓝天此次参与了两场志愿演出,在青海湖畔的演出让他印象尤其深刻。他感叹道:“这次来到美丽的青海,在蓝天碧水间演出,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作为一名京剧演员,同样也是一名文艺志愿者,他非常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把文艺作品带给人民群众,和大家产生心灵共鸣。他相信这股文艺的春风会在全国各地多线开花、遍地结果。
双人舞《生生不息》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贾文皓此次演出的是双人舞《生生不息》,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高原起舞,16日下午彩排之后就立即感到头晕恶心,吸氧多时才缓过劲来,工作人员建议他把六分钟的舞蹈剪短一点,可他毅然婉拒,因为想要完整地呈现,最终在晚上的正式演出中完美地演绎了整支舞蹈作品。跳完舞他感叹道:“这次青海采风不仅了解了当地的风俗文化,还能和当地人民一起同台跳舞,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当地很原汁原味的舞蹈味道值得我学习。”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带队老师刘建强认为,此次采风活动让他和两位学生获得了一次特别的学习机会,真实感受到了各位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相信,对两位学生今后的艺术学习之路是大有启益。
陶志军摄影作品
这里的草原一望无际,这里的河流生生不息,高原的阳光照亮了清澈的湖泊,这一切都让采风团的艺术家们陶醉……
作曲家李林感叹此次采风之旅行程丰富而又密集,让他深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体中国人走向自信富强,也感受到不同民族间的中华儿女情,通过此次活动他一定能创作出所感所悟的优美旋律彩带,表达“上海与青海共饮一江水”的深情内涵。
跟随上海市文联深入生活来到青海高原,让上海音协音乐文学专委会主任张海宁感受到这块土地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源泉,他的创作灵感也像这长江的源头不断涌动。“自己如何创作相关内容歌词?我想只有艺术形象地去表现,写出人的真情实感和美好生活。”
对作曲家王媛慧而言,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创作的盛宴。一路上,她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种感受将促使我在创作中更加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表达,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上海音协副主席郭强辉一直倾羡于西部民族音乐丰富的养料,12年前在中国音协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他和青海省音协的沧海平主席约定,准备组织上海的词曲创作者赴青海采风。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终于完成了约定。他认为:“真正的精品力作需要艺术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因此此次活动仅仅只是为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基本理念开了个头,真正做到‘深扎’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愿艺术工作者都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行万千山河,看世间百态,六天的采风活动艺术家们收获满满。在青海地区,采风团艺术家们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等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探讨,并纷纷表示,接下来要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让沪青友谊之花不断绽放。艺术家们认为,在文化援青的同时,青海浓郁的艺术气息,采风团不同领域艺术家间的碰撞交流,对自身文化视野的拓展、艺术认识的提升乃至创作的进一步思考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让我们一同期待,收获累累文艺硕果……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记得天边的阿尼玛卿
我在等你
那个四处漂泊的人啊
你何时能回到果洛
等你唱起那思念的歌
我想收获你
文编 | 王 虹
美编 | 音 云
摄影 | 敖国兴 陶志军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