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第14届全国美展为何首次引入数字艺术?
上海文联
2024-08-16 18:50  来源:政协联线

上海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和创新之城,在多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选择在上海举办,将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和动画三大门类形成一个展区,与油画展区一起于7月18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这是75年来的首次,不仅深刻联系了上海的文化脉络,还充分体现出上海城市精神。数字艺术也是首次进入全国美展,进一步彰显了上海在全国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本次展览的作品有一个重要且共同的特征,就是人工智能在作品中的运用。艺术家们不仅使用AI来创造视觉效果,更通过这些技术探讨了人类与技术、自然与生态、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AI的介入,让艺术家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探索艺术的新的可能性。这些作品同时也挑战了观众对艺术的传统认知,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感知、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人工智能与艺术的融合在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和动画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例如,在实验艺术展区陈抱阳的《智能体共生:从运河到银河》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多智能体系统控制机械臂和光学装置来模拟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展示了人类在移居火星过程中改造环境的图景。这件作品不仅是关于技术的展示,更是对人类未来的社会隐喻。由艺术家费俊与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情绪剧场》结合艺术与科技,通过检测和呈现观众的情绪,生成独特的音画剧场体验,帮助观众实现情绪的认知和接纳。这种利用科技进行心理疗愈的尝试,无疑开辟了艺术的新领域。
一些数字艺术作品融合了AI生成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虚拟空间和沉浸体验。例如,郭耀先的《天书》利用摩斯码构建新的编织结构,通过观众的参与,不断增加系统的变量,形成新的“词汇”和“诗篇”,展示了概念生成与消解的多维过程。文闻及其团队的《太空光源》通过数字艺术探索了太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该作品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并重新解释科学数据,创造出一个既科学又艺术的虚拟太空环境。此外,谭彬等人的《世界投影:文明的互鉴》则运用AI技术,将不同文明的影像进行蒙太奇式的重新组合和演绎,不仅技术上展现了高度的创新,也在文化层面上促进了跨文明的对话和理解。袁艺湲等人的《大脑花园·超元》结合AI和虚拟技术,探索人类生存危机、文化异化等主题。这个数字展演作品通过超现实的元宇宙时装秀,表达了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
动画作品中如陈志宏、冯欣作品《安平桥》通过高质量的动画技术,结合AI的辅助,重新讲述了一段历史故事。利用AI技术进行场景重建和角色模拟,艺术家能够以更精确和生动的方式表达故事内容,同时也使传统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此外,李柏范等人的动画作品《越女长歌》通过结合传统越剧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探讨了文化与身份的主题。AI技术在此作品中的应用,使得动画制作更为精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被有效缩短,增强了文化交流与共鸣的可能性。
尽管科技艺术的融合带来了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但这种高度实验性的艺术形式可能对部分观众而言较难理解和接受。虽然大量作品展示了高度的技术应用,但在艺术深度和情感传达上,部分作品可能显得稍有不足。技术的使用有时可能过于强调视觉效果而忽视了艺术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因此,对于富含高科技元素的艺术作品,需要有更多的解读辅助,来帮助公众理解和欣赏。
虽然在观众广泛接受度和作品情感深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正是这些挑战推动了未来艺术发展的动力。这次展览让我们见证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潜力。展览不仅展示了当前的创新成就,更预示着未来艺术表达的新方向,激励着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N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