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通过优化创新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血友病等遗传疾病的基因编辑治疗策略;开展全球首例基因编辑治疗最严重的β0/β0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研究,成功治愈多名患者;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基因编辑定点整合的非病毒导入型CAR-T细胞,展现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第十六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榜单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赫然在列。凭借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他摘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科研规划既要明确长远的研究方向,也要明晰短期目标。”李大力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从小他就对各种动植物有着浓厚兴趣,正是带着这份兴趣,从本科到博士,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了十年。
2004年读博期间,李大力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缘由,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开展学习研究,真正接触到了基因打靶技术,可以对小鼠的基因进行精确的改造,研究基因的功能,也可以构建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为药物开发提供重要材料。
“他们的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国内能独立完成该项技术的实验室屈指可数。2007年博士毕业后我加入华东师大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修饰小鼠基因的技术平台。”李大力告诉记者,正是搭建了这个技术平台,后来系列科研成果的落地才成为可能。
建立基因打靶技术体系,构建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中蕴藏很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攻坚克难,李大力几乎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在攻关动物模型构建技术期间,他一个人在实验室开展显微注射实验,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
正是这份对科研的热忱投入和执着追求,李大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基因编辑界的“明星教师”。他主讲的本科生强基班双语课程《发育生物学》生动有趣,课堂上还穿插最新进展和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多名学生主动加入他的实验室学习。
李大力指导的本科生也能力超群,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捧回了一等奖,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摘得金奖。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指导的多名博士研究生获美国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所以及国家实验室独立PI职位。
“立足教师岗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材施教。”李大力用自己对科研的热爱感染身边的学生,不停地为生物医药领域培养杰出人才。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大力特别关注生物医药问题。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他与两名委员联合提交了《关于支持基因治疗准入支付,打造上海先进疗法医学港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持续深化与落实相关产业促进精神,以准入支付创新为抓手,围绕基因治疗打造上海先进疗法医学港。
责任编辑:张岩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