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回家吧,秀松!莫斯科俞秀松烈士骨灰撒放处纪念土回乡
曹天风
2024-06-24 16:46  来源:政协联线
2024年4月29日8点45分,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俞秀松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俞秀松之子、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监事、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特聘研究员俞敏,将取自俞秀松牺牲地俄罗斯莫斯科顿河墓地的一捧纪念土,轻轻地撒在俞秀松烈士纪念碑前的松柏之下。
飞越千山万水,跨越85个春夏秋冬,烈士回家了。
“东南西北人”
1899年,俞秀松出生在诸暨溪埭村。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俞秀松同志诞辰125周年暨牺牲8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一封被放大的家书拓印在血红的展板上,非常醒目。百年前,这位投笔从戎的少年郎在寄给父母的家书中毅然写道:“我的志愿早已决定了……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
为了践行“我要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这一誓言,1939年,俞秀松在异国他乡壮烈牺牲。当年,他年仅40岁,与妻子安志洁(原名盛世同)尚未孕育后代。
俞敏回忆,自小,爷爷俞韵琴就经常对他讲有关父亲俞秀松的事,“小时候就觉得很光荣,到后来认真研究,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丰满。”
俞敏用了20多年搜集、整理父亲生平资料,在俞秀松留下的一封封情真意切的红色家书中,感受到了父亲对家人和亲友的牵挂,以及对革命的誓言铮铮。
秀松长青
俞秀松出生在诸暨,立志在杭州,创举在上海,革命在新疆,牺牲在苏联。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党团史教育工作的俞敏觉得,历史资料是最真实的,“用这些真实的历史来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最有生命力的,是最好的传承。”从1996年到2019年,为了还原父亲的生平,发掘更多资料,他先后前往俄罗斯11次。
“他的骨灰撒在了顿河墓地,我想,当时我脚下的那片土地肯定是有俞秀松元素的。”2019年,在前往俞秀松骨灰撒放地——俄罗斯莫斯科顿河墓地扫墓时,俞敏小心翼翼地捧起脚下的土,装进了两个瓶子中。一瓶悉心存放在上海,一瓶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带回家乡诸暨,希望父亲魂归故里。
2024年4月29日,诸暨市举办俞秀松同志诞辰125周年暨牺牲85周年纪念活动,特别邀请来自上海、新疆以及省内杭州等地的嘉宾和诸暨“秀松青年”等各界代表前来参加。全体人员集体默哀致礼并绕行纪念碑一周,向俞秀松烈士表达敬意。
秀松初级中学的学生们静静地伫立在纪念碑前,目视着纪念土回乡添土仪式礼毕。手持白菊的中学生俞欣月动情地说:“要像俞秀松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红色资源效应放大
近几年,俞秀松家乡次坞镇围绕烈士革命精神资源和本地自然风光资源,依托俞秀松纪念馆、俞秀松故居、楼家桥遗址等特色场景,充分挖掘人才、红色、旅游等多方资源并融入全域发展,不断开发红色研学新场景,加快推进次坞打面研学馆、团史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秀松红色资源的综合效应持续放大。
此次活动中,俞敏还受聘为次坞镇“秀松学社”名誉社长,见证了“秀松青年之家”青年乡创项目的启航,他倍感振奋。
“以推动‘秀松学社’建设为抓手,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我们特邀广大青年开展革命精神研学活动,通过理论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方式,让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俞敏希望,地方能育好“秀松青年”,办好“秀松团校”,让秀松精神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非凡的奋斗精神开展“青春竞跑”,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