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悦读丨读崖丽娟诗集《会思考的鱼》: 在葳蕤时光中追寻生命的诗意
郭园/政协联线
2024-05-08 16:30  来源:政协联线
诗集《会思考的鱼》是诗人崖丽娟正式出版的第三部作品,在经过《未竟之旅》的“纯”,《无尽之河》的“广”之后,诗人自我坦陈:“希望《会思考的鱼》在思想内涵的挖掘上进行多维度辐射,注重往‘深’的方面作出努力。”然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纵观这本诗集的脉络,由“标本”“对话”“时序”三辑诗歌构成,无论是展现成长心路历程的酸甜苦辣,还是展现读诗写诗的情感共鸣,又或是对时光流逝的不舍与感怀,诗人皆通过多种角度、不同向度展开了对时间与空间的纵深挖掘。这三辑诗歌皆与时间有关,与自我成长有关,与个体生命有关。在那些茂盛灿烂的时光中,诗人着力展现一种生命样态,展现一种人与时间的关系,生命与时间的共鸣,生活与时间的缠绕交织。
走入自我,省察个体生命。可以说,在这本诗集中,“时光”是统驭牵引着一切的,而我们的个体人生也正是如此,穿梭在时间中,浮沉在空间里。就像第一辑诗歌的标题“标本”一样,在千万年时间的长河中,时光不仅仅把诗歌雕琢成标本,也把个体生命和人世浮沉、岁月足迹雕琢成标本。诗人在那些过往时光中凝望与回首,打捞起成长路上的欢喜与悲戚,经历过的日子,再回头看时,仿若岁月的馈赠,生命的礼物。无论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是对内心激情的担忧,在与天地自然的融合中,诗人仿佛找到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美,达成了个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契合。她说:“我想知道,未来指向何方/前世是否经历千般奇葩/沉默于水底,像一颗鹅卵石/想念着,激流回旋的温柔/萦绕梦中的冰凉轻吻……当暮色笼罩/静听天地间流水淙淙/时光把一首诗/雕琢圆润/珍珠般晶莹”(《时光把诗雕琢成标本》)。时光雕琢的这首诗是人生之诗,在时光中慢慢变老,也总能枝繁叶茂,意料之外的百感交集,在幻想中失而复得那一寸寸光阴,是对过往生活的省察与回忆,由此贯通了时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凸显了记忆与自我的珍贵。
她说《你不必说我孤独》,“尘世,已无法找到完美的承接物/拒绝喧嚣,大地将绚烂/美成了孤独”。她在孤独中发现了一种安静的绚丽,通过个体的孤独静置,沉淀出一种独特的肃穆与静美。“跻身越过晃动人流,回望/芳踪无从寻觅,记忆花径空寂/一路风尘,似落红/清澈的双眸透出忧伤/铭心深情被风吹散/去往青春路上拾穗收藏/拭去昔日足迹,悄然遗忘/在自己的世界里欢舞,冷傲旋转/直将自己化为蝶儿/斑斓,飞翔”。这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勇,这是一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向前挺进,这也是一种享受孤独的赤诚,对生活的挚爱深情。在一种个体生命的孤单和群体世界的繁华中,诗人着力将个人的生存境遇与广阔世界的图景相互联系起来,浮现出对生命的触动,展现出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样态以及与大环境的微妙关系。
穿越岁月,生命的熔炉被万千苦难捶打磨炼,生活芒刺在背,但就像那甜美的爱情一样,有苦有乐。人们在生活的丛林中穿行,有喜悦也有悲伤,有阳光明媚也有大雨倾盆。然而,时光的长河滚滚向前,永无止境,人类生命的年轮世代相继、生生不息,这是作者的内在思考,心灵的安慰,与自我的和解,精神独立与灵魂超脱的独特共鸣。
就像成长路上诗人与读者的惺惺相惜,“诗人,仍在写诗/读诗的人/多年之后/也成长为诗人/隔着她的诗集/他俩,会心一笑”(《成长的天空布满心事》)。这是初心的印证,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生活的交汇,那一支会唱歌的笔借外婆的拐杖,借奔腾的河流,借安详的白云,借知识的云梯,借智慧的双眼,“时而轻吟浅唱,时而深情引吭/抒发,心灵的诗章”。这是诗意人生的写照,对生活诗意的寻找,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诗人用诗歌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用诗歌表达生命的思考感受,诗歌是她生活的见证,也将过往时光制成标本。就是在这标本里,我们看到生命的渺小与生命的宏大之间流溢着丰富绚丽的波光,那是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意义与色彩。
走进生活,回望人事风物。诗人徜徉在生活中,抓取身边的人事物景,她善于在一些事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生命的影子和万千大众的影子,由个体经验达成对群体世界的指涉和隐喻。“戏里,笙箫笛管/嘈嘈切切地演奏粉墨春秋/剧情唐突,角色糟糕/暂且都别理会/今晚,聚光灯下/我们就是绝对的主演//……灯光骤亮,恍如一梦/大幕落,戏散场”(《戏里戏外(组诗)戏里戏外》)。这是一种自信,也是对生活本质的洞察与透视,就在这样一场戏里戏外中,诗人通过一场戏的前后、内外以及表里思索着人生经验,感悟着人生的得到与失去、虚幻与真实。一场戏就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我们在看戏的同时,莫不如说自己也成为了生活舞台上的演员,在经历着千般表里的人生。那些平淡无奇的、曲折跌宕的、异彩纷呈的,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存在的形式,无所谓好与坏,都是生活的流动状态与生发状态。
作为一个诗人,崖丽娟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在友人与前辈的作品中,在生命前行攀登的旅程中,在一种文字的复现与变调中,阅读生活、感知世界、抒发情思、思索生命。“记忆索引心灵/拨开虚拟迷雾/眺望尘世,是谁/总也挣不脱宿命的樊篱/握紧命运之手/让我们,以真实之态/簇拥生命的烟火”(《时间的指针——读蒋立波诗集〈迷雾与索引〉》)。在迷雾与指引中,触摸时间的指针,记忆、尘世、宿命三者交织成人世间的幻梦,而诗人的态度则是握紧命运之手,顺应时代、顺应潮流,顺应生命的肌理和发展脉络。以一种真实的姿态展现生命、绽放生命、品味生命和幸福。即使身处时空幻梦的层峦叠嶂之中,即使无法挣脱命运的桎梏,但我们依然要以真实的姿态立足于生活。认可真实、走进真实,唯有真实才是生命和灵魂的依托,丧失了真实,也就丧失了作为人的自我主体性。
诗人在月光和花朵的言语中静听内心的声音,在花朵的品格中体会着爱与美,纯净与自然。在万物的声音与动作中,展现日常的情感。在月光下细思遐想、柔肠百转、思念家乡,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都会有一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和乡绪,《回家的路》《榕树下》《叶落归根》《回乡,不止思念》《乡村记忆》,这一首首诗歌串联起一种身与心、根与魂的情感跃动,一种跳跃性记忆和跨越性记忆的动情回望,作为一个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不论是爷爷的长衫还是外婆的蒲扇,于她而言都是内心深处记忆的汇聚与悬浮,作者感知的是一种乡愁的共识和血脉相连的牵系,一种世代相传的基因体认。
走近四季,感怀岁月流逝。宋代的无门慧开禅师在他的《颂平常心是道》中曾写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样清雅的句子。慧开禅师认为:人若是能够抛开内心的烦恼和凡尘琐事,那么心胸自然会开朗起来,随时都能欣赏美好风景,就会发现人间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而诗人崖丽娟的“时序”也是如此,在季节的轮转中,在春夏秋冬的更迭与变换中,她用手中那支会唱歌的笔吟诵生活,记录缘聚缘散,记录心绪变化,感怀着作为人的欣慰与忧伤。
诗人走进生活的版图,释放身心,感受着一年四季的美好。在她笔下,春天有十一种柔情,柔媚的春光,荡漾涟漪的春水,“春雨把心事淋湿”“春光乍泄,风吹开窗帘一角”“春雷震裂泥陶,蛰伏的虫儿惊醒”“微风拂面,丝丝缕缕的雨/一场冰凉与温暖的约会”……诗人抓住春天的特性,在那样一种生机勃勃中,落英缤纷里捕捉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格调。春天是寒冷的,春天也是温暖盎然的,“吹面不寒杨柳风”,诗人笔下的春天有一种跳跃感和梦幻感。在她笔下,春天的所有事物都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亲吻着人间,徜徉在她的诗行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春天的娟秀外表,更在春天感受到了那颗沉睡的心脏在苏醒、在蔓延、在燃烧。
而在她心中,夏日是浪漫多情的,通过对“七夕”这个节日的追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神往与歌颂。在时光芳华中,在命运咒语里,感怀着时光与岁月,感慨着千年情感的流传,想你的时候,有汹涌澎湃的热恋;想你的时候,有划破长空的思念;想你的时候,想白云飘飘欲仙。诗人在一种悲喜交加,欣喜若狂中梳理着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与深切情感。“为何想你的时候/总要泪流满面”。因为深深浅浅、浅浅深深的那一眼勾去了心弦,这就是爱情的美好与摄人心魄的魔力。诗人在这个浪漫的季节中书写着奔放的情思,释放着洒脱热烈的情感,借季节特性的火光映照着内心的情意与思考。夏天是火热的,它不像秋天,代表着离别、更替、交织与怀念。“又一个,秋水长天/季节自然更替,生命/悄然轮回”。秋日向来给人以沧桑寂寥之感,在秋凉和萧瑟的秋风中,“没有躲闪迂回,露珠晶莹/枯叶是季节最短的距离/天空飘着干净的蓝色外衣/日光与月光如白驹过隙/谁来分担,季节轮转哀愁饮泣/花,叶,果,一年一季/皆如禅意”(《又一个秋水长天》)。那些生命的经历,人生的欢喜悲苦,都混合在时光的尘埃里。在这些秋日景象中,我们看到生命的轮回与流转,看到时光的惊艳与蜕变,而作为个体生命的我们,仿佛也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类生命说到底也是一种能量的代谢,形式样态的展现与纠缠。诗人在秋日景象中展现了一种生命的承前和接续,在生命的前行之路上收获着人生的禅意与自然状态下的美好。
冬天本是寒冷的,然而诗人从冬日里看到的是团圆、温暖、快乐、温馨和惬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诗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写成了一首诗,在人的心灵序曲和时间表情的契合中,达成对温暖和希望的呼唤。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着人生和世界的温暖,展现着她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温暖的人,有着一颗温暖的心,所以她毫无保留地爱着每一个日子,在岁月中轻咏浅叹,在时光中抚触和记录。她的诗歌易于理解,但其深刻在于简洁而不简单,清新而隽永,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很好的开示。
诗歌《大寒》是这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歌,而“大寒”节气也是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是写作上的巧合,更是时间与生命的碰撞,以生命点燃时间之火,以时间摇荡生命之舟,拨动生活的琴弦。从这首诗歌中我们能够看到,哪怕是在天大寒、砚冰坚的时节里,诗人内心依然没有放弃对热烈,对温暖的追寻与想象。诗里那句“谁能带它攀上高枝/重筑温暖的巢”,仿佛是对世界、对生活发出的质问,质问之后,她又说:“大寒时节/一个人研墨习字/在补白处想象/无中生有的温暖。”诗人就是宣纸上的飞鸟,她渴望温暖、渴望明亮、渴望光的方向。纵使生活以寒冷吻我,我的内心依然要报之以温暖的歌章、温暖的爱意与善良。这是诗人那颗柔软内心里独有的坚韧和温情,在一种对生活的含情脉脉中渲染生命的底色,在一种对岁月的深情款款中抵达生活的本质,释放着热爱与敬畏。
在孤独中与内心的自我为伴,在岁月中抒发真挚情怀,携深情穿行在生活的丛林中,以文字为媒介,写下生活的烟暖雨收,写下岁月中的馨香温暖。时间与空间是生命个体存在的场域,而崖丽娟所要探究的是广阔世界的人生图景,是时光流转中社会与生活隐秘而幽微的变化,进而叩问心灵,寻觅美好。时光中的身影、语言、文字与画面的交叠映照,彰显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诗歌的热情,对生命的体悟与思考。
(作者系宁波市镇海区作家协会会员,华夏早报社副刊编辑中心编审)
责任编辑:张岩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