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服务贸易龙头企业不够聚集,营商环境有待完善……”“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完善人才信息对称机制……”在11月15日召开的上海长宁区政协“最虹桥”专题监督性协商会议上,委员们深挖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目前存在的瓶颈和困难,出实招、献良策。
今年,聚焦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之一“最虹桥”引领行动,并结合2022年区委重点调研课题“东虹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成果推进落实情况,长宁区政协首次制定年度民主监督计划,不断完善民主监督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各项实地调研工作,组织委员求真务实、跟踪问效,让“软监督”取得了“硬实效”。
今年年初,长宁区政协6个专委会作为专项民主监督的承接主体,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分别对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硅巷”打造、优化虹桥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功能、推进临空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市场注册许可“容缺办理”事项清单、打造精品文旅线路等6项具体举措,有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情况摸得实,问题才看得准。长宁区政协委员程苏说,在经济委的带领下,他走访了拼多多、百丘、西井、纽仕兰等代表性企业,倾听他们的困难与诉求,共谋发展之道;参观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与长宁法院航空案件的审判长探讨航空争议问题的解决机制……在调研过程中,程苏发现“区内数字服务贸易龙头企业不够聚集,营商环境有待完善,科创孵化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
如何“开方”?包括经济委在内的各专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汇总监督情况,实事求是进行梳理分析,并召开专项监督讨论会,汇聚集体智慧,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外,经济委、社法委联合组织委员赴湖州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为大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创造了条件。”程苏说。
在这次专题监督性协商会上,程苏也如期带来了自己的“监督成果”——针对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他提出了几个关键词:龙头、生态、环境、产学研。“长宁区总部型企业数量仍在增加,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关注度,加快产业链上下游高端要素集聚,持续引进更多国际国内高尖端专业人才,提升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能级。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可以依托现有机制,引进国际律师联盟,吸引高端商务酒店进驻长宁。”
会上,6份监督报告一一出炉,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围绕调研情况提出看法和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问题和建议现场予以回应。
2022年,长宁区政协承接了区委重点调研课题“推进东虹桥一体化发展”,部分调研成果已被纳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实落地如何了?会上,委员们也进一步跟踪问效。“据此开展民主监督,既是工作上的一种延续,也体现了计划的针对性。”长宁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协商式监督不是走马观花、做做样子,应该真刀真枪、敢于‘亮剑’。”程苏的感受,也代表了许多委员的心声。“参与这次民主监督活动,收获很大。”黄晨熹、陈捷、屠磊等委员也带来了不少真知灼见。
据悉,参与此次专项民主监督的委员达255人次。委员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调研、座谈、明察暗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知情况、明政策,找问题、提建议,积极参与协商建言,认真跟踪工作成效。
“本次专项民主监督会的召开,是促进政府工作提升的重要举措。”专题监督性协商会议上,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侯继军对区政协各专委会、委员、界别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长宁区政协坚持找准政协民主监督与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的结合点,力求使民主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3月下旬,区政协牵头召开启动会,会同各专委会依照流程,与相关对口部门主动对接,进一步制定细化工作方案,为后续开展情况通报、学习培训等各项活动打下扎实基础。比如,经济委成立核心课题组,会同区商务委、科委、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就推进文旅项目多次与区文旅局沟通,形成年度工作方案;人口资源环境委组织召开了工作对接会,听取东虹办通报相关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布置了年度工作安排;教科卫体委、港澳台侨民宗委根据工作方案,就人才工作邀请区人社局开展情况通报。
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提升监督实效,区政协还积极推动各项实地调研工作。5月,经济委、社法委、港澳台侨民宗委等走访了拼多多、博世、纽士兰、百秋、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等区内重点企业和机构,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组织委员开展座谈交流。7月,人口资源环境委组织委员赴临空重点项目工地开展视察活动,实地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区建管委、东虹桥发展办公室等部门协商解决办法。此外,教科卫体委围绕“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重点项目,多次走访区内外各类科创企业、医疗机构;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紧扣民主监督主题,赴上海广播博物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程十发美术馆等文化单位开展调研;经济委、社法委联合组织委员赴湖州学习考察,为委员提出建设性意见创造条件。
10月,各专委会汇总监督有关情况,形成监督意见,向有关部门反馈。11月,区政协召开专题监督性会议,听取部门相关情况的通报以及委员的意见建议。
奔着问题去,督出实效来。据统计,各专委会先后共开展各类调研21次,走访区内重点企业30家,重点项目工地5家,相关单位14家,组织各类座谈交流活动12次。既注重掌握和了解面上总体工作推进情况,拓展监督覆盖面,更注重选取小切口,提升监督实效性。
从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到形成报告、深入建言,区政协不断以高质量的协商成果助力“最虹桥”引领行动持续有效推进。
“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而是为了更好推动工作、促进政策落实提供智力支持,让民主监督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的过程。”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洪流感慨道:“我们精准定位瓶颈、研判困难,献上良方和对策,相信对推进今后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悉,此次专项民主监督启动以来,在各专委会与职能部门、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的持续跟踪监督下,这些涵盖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等事关长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工作取得新进展、产出新成果。
经济发展成果显著,特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样板和配套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构建科创生态链,打造科创产业的示范地;提高虹桥海外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的内涵和功能;区网办率得到提升,餐饮流程得到优化,有效搭建起政企互动平台;推出国际社区的美好生活三条微旅游线路。
“专项民主监督过程中,区政协各专委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各位委员与界别群众代表贡献了真知灼见,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启发,我们将积极吸纳,不断改进。”区商务委、人社局、科委、东虹办等相关部门对民主监督成果作出回应,对委员与界别群众代表的监督表示认可。
“要强化委员监督意识,把准协商式监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持续擦亮‘最虹桥’品牌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洪流表示。
今年,聚焦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之一“最虹桥”引领行动,并结合2022年区委重点调研课题“东虹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成果推进落实情况,长宁区政协首次制定年度民主监督计划,不断完善民主监督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各项实地调研工作,组织委员求真务实、跟踪问效,让“软监督”取得了“硬实效”。

经济委、社法委联合走访区内重点企业
求真:明察暗访 深入调研今年年初,长宁区政协6个专委会作为专项民主监督的承接主体,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分别对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硅巷”打造、优化虹桥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功能、推进临空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市场注册许可“容缺办理”事项清单、打造精品文旅线路等6项具体举措,有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情况摸得实,问题才看得准。长宁区政协委员程苏说,在经济委的带领下,他走访了拼多多、百丘、西井、纽仕兰等代表性企业,倾听他们的困难与诉求,共谋发展之道;参观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与长宁法院航空案件的审判长探讨航空争议问题的解决机制……在调研过程中,程苏发现“区内数字服务贸易龙头企业不够聚集,营商环境有待完善,科创孵化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
如何“开方”?包括经济委在内的各专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汇总监督情况,实事求是进行梳理分析,并召开专项监督讨论会,汇聚集体智慧,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外,经济委、社法委联合组织委员赴湖州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为大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创造了条件。”程苏说。
在这次专题监督性协商会上,程苏也如期带来了自己的“监督成果”——针对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他提出了几个关键词:龙头、生态、环境、产学研。“长宁区总部型企业数量仍在增加,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关注度,加快产业链上下游高端要素集聚,持续引进更多国际国内高尖端专业人才,提升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能级。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可以依托现有机制,引进国际律师联盟,吸引高端商务酒店进驻长宁。”
会上,6份监督报告一一出炉,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围绕调研情况提出看法和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问题和建议现场予以回应。
2022年,长宁区政协承接了区委重点调研课题“推进东虹桥一体化发展”,部分调研成果已被纳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实落地如何了?会上,委员们也进一步跟踪问效。“据此开展民主监督,既是工作上的一种延续,也体现了计划的针对性。”长宁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协商式监督不是走马观花、做做样子,应该真刀真枪、敢于‘亮剑’。”程苏的感受,也代表了许多委员的心声。“参与这次民主监督活动,收获很大。”黄晨熹、陈捷、屠磊等委员也带来了不少真知灼见。
据悉,参与此次专项民主监督的委员达255人次。委员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调研、座谈、明察暗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知情况、明政策,找问题、提建议,积极参与协商建言,认真跟踪工作成效。

区政协召开2023年度专题监督性协商会议
务实:精心组织 完善机制“本次专项民主监督会的召开,是促进政府工作提升的重要举措。”专题监督性协商会议上,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侯继军对区政协各专委会、委员、界别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长宁区政协坚持找准政协民主监督与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的结合点,力求使民主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3月下旬,区政协牵头召开启动会,会同各专委会依照流程,与相关对口部门主动对接,进一步制定细化工作方案,为后续开展情况通报、学习培训等各项活动打下扎实基础。比如,经济委成立核心课题组,会同区商务委、科委、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就推进文旅项目多次与区文旅局沟通,形成年度工作方案;人口资源环境委组织召开了工作对接会,听取东虹办通报相关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布置了年度工作安排;教科卫体委、港澳台侨民宗委根据工作方案,就人才工作邀请区人社局开展情况通报。
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提升监督实效,区政协还积极推动各项实地调研工作。5月,经济委、社法委、港澳台侨民宗委等走访了拼多多、博世、纽士兰、百秋、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等区内重点企业和机构,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组织委员开展座谈交流。7月,人口资源环境委组织委员赴临空重点项目工地开展视察活动,实地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区建管委、东虹桥发展办公室等部门协商解决办法。此外,教科卫体委围绕“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重点项目,多次走访区内外各类科创企业、医疗机构;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紧扣民主监督主题,赴上海广播博物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程十发美术馆等文化单位开展调研;经济委、社法委联合组织委员赴湖州学习考察,为委员提出建设性意见创造条件。
10月,各专委会汇总监督有关情况,形成监督意见,向有关部门反馈。11月,区政协召开专题监督性会议,听取部门相关情况的通报以及委员的意见建议。
奔着问题去,督出实效来。据统计,各专委会先后共开展各类调研21次,走访区内重点企业30家,重点项目工地5家,相关单位14家,组织各类座谈交流活动12次。既注重掌握和了解面上总体工作推进情况,拓展监督覆盖面,更注重选取小切口,提升监督实效性。
从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到形成报告、深入建言,区政协不断以高质量的协商成果助力“最虹桥”引领行动持续有效推进。

社法委围绕“市场监管创新”赴区市场监管局调研
问效:凝聚共识 成果转化“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而是为了更好推动工作、促进政策落实提供智力支持,让民主监督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的过程。”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洪流感慨道:“我们精准定位瓶颈、研判困难,献上良方和对策,相信对推进今后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悉,此次专项民主监督启动以来,在各专委会与职能部门、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的持续跟踪监督下,这些涵盖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等事关长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工作取得新进展、产出新成果。
经济发展成果显著,特色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样板和配套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构建科创生态链,打造科创产业的示范地;提高虹桥海外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的内涵和功能;区网办率得到提升,餐饮流程得到优化,有效搭建起政企互动平台;推出国际社区的美好生活三条微旅游线路。
“专项民主监督过程中,区政协各专委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各位委员与界别群众代表贡献了真知灼见,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启发,我们将积极吸纳,不断改进。”区商务委、人社局、科委、东虹办等相关部门对民主监督成果作出回应,对委员与界别群众代表的监督表示认可。
“要强化委员监督意识,把准协商式监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持续擦亮‘最虹桥’品牌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洪流表示。
责任编辑:杨骁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