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大道之行*
——第32届金秋诗会为文学、为艺术、为更美好的未来咏叹
诗歌在秋日的风中,震颤你我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土地上、不同的时代里,人们的热血与热情、眼泪与坚韧、柔情和痛苦、抗争和自由,和着各种语言的节奏,在舌尖和呼吸里,迸发出强烈而隽永的情感,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刹那间,你就是他,他就是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明互鉴,昨晚第32届金秋诗会在上音歌剧院举办,让诗歌与翻译的邂逅为金秋的上海送上文艺的美好。今年金秋诗会以“融·和”为征集主题,“大道之行”为延伸主题。
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人选方坤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义无反顾走遍千山万水,只为讴歌新时代、抒写新史诗,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古与今,山与海,我们与他们,中国与世界,人与自然,既融为一体,又和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分隔被文学和艺术连接,被翻译连接。文明互鉴的当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走在这条连接彼此、连接未来的大道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今以‘融·和’为主题,‘大道之
行’为延伸主题。”
年轻的旅人哟
昨日你从何处启程
今天将跋涉至何方
请用青春的步履
报答太阳月亮的坚实脚步
年轻的旅人哟
正如同你的健步那样
让你的思想不断前行。
(节选自《旅人》,作者:[日本] 小熊秀雄,译者:陆求实)
作为中国现存延续最久的经典诗会之一,每一届金秋诗会的召开,都是一场诗歌邂逅翻译,朗诵、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等交相辉映的艺术盛宴。本届金秋诗会在节目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融合之道。
除了中文朗诵外,黄海福、魏育青、袁莉等翻译家作为自己译作的朗诵者,上台用外语朗诵,与中文朗诵一起,共同完成了双语朗诵节目。

晚会上,伴随诗歌朗诵出现的摄影作品均为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推荐的摄影家作品,为朗诵增添了视觉的遐想。晚会还邀请了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军、青年昆剧演员王文惠分别演唱了苏轼词作的越歌《江城子》和张若虚诗作的琴歌《春江花月夜》。通过诗歌、朗诵、戏剧、戏曲、摄影跨界融合的演出形式,更好地实现与诗歌、与表演者的交流互动。
和你在一起,我发现春天不会到来
除非为了那只燕子……
在你之前,我以为燕子不会造就春天
和你在一起,我谛视灰烬重新变成火炭,溢满大街的雨水
重新变成雨云
(节选自《大马士革之新爱》,作者:[叙利亚] 哈黛•萨曼,译者:蔡伟良)
当晚朗诵的诗歌大部分为此次主题诗歌征集的翻译作品。从3月底开始网络征集诗歌翻译作品,到6月中旬截稿,今年的诗会不仅收到了在上海的全国著名翻译家们的广泛投稿,也收到了来自全国的文学翻译家的稿件。所有入选的39首外国诗歌收入《融·和|大道之行——第32届金秋诗会诗集》,包括著名中国资深翻译家陈德民、何敬业、杨伟民、钱希林、魏育青、蔡伟良、黄晓梅、王亨良等的作品,也包括袁莉、吴刚、李定军、黄福海、王勇、任明、陆求实、赵建中等强势崛起的中青年翻译家,体现了传承与创新。39首入选的精彩作品中,诗歌作者源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欧洲、美洲的十多个国家,诗歌原文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越南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诗歌作者包括李白、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威廉·巴特勒·叶芝、狄兰·托马斯、华莱斯·史蒂文斯、罗伯特·弗罗斯特、埃米尔·布雷蒙、哈黛·萨曼、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艾米莉·狄金森、小熊秀雄等。

诗,是由心灵流淌出来的歌谣;
远方,则是身心期盼抵达的目标。
文编 | 忻颖
美编 | 音云
摄影 | 蔡晴
——第32届金秋诗会为文学、为艺术、为更美好的未来咏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明互鉴,昨晚第32届金秋诗会在上音歌剧院举办,让诗歌与翻译的邂逅为金秋的上海送上文艺的美好。今年金秋诗会以“融·和”为征集主题,“大道之行”为延伸主题。
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人选方坤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义无反顾走遍千山万水,只为讴歌新时代、抒写新史诗,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古与今,山与海,我们与他们,中国与世界,人与自然,既融为一体,又和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分隔被文学和艺术连接,被翻译连接。文明互鉴的当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走在这条连接彼此、连接未来的大道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今以‘融·和’为主题,‘大道之
行’为延伸主题。”
年轻的旅人哟
昨日你从何处启程
今天将跋涉至何方
请用青春的步履
报答太阳月亮的坚实脚步
年轻的旅人哟
正如同你的健步那样
让你的思想不断前行。
(节选自《旅人》,作者:[日本] 小熊秀雄,译者:陆求实)
作为中国现存延续最久的经典诗会之一,每一届金秋诗会的召开,都是一场诗歌邂逅翻译,朗诵、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等交相辉映的艺术盛宴。本届金秋诗会在节目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融合之道。
除了中文朗诵外,黄海福、魏育青、袁莉等翻译家作为自己译作的朗诵者,上台用外语朗诵,与中文朗诵一起,共同完成了双语朗诵节目。


晚会上,伴随诗歌朗诵出现的摄影作品均为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推荐的摄影家作品,为朗诵增添了视觉的遐想。晚会还邀请了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军、青年昆剧演员王文惠分别演唱了苏轼词作的越歌《江城子》和张若虚诗作的琴歌《春江花月夜》。通过诗歌、朗诵、戏剧、戏曲、摄影跨界融合的演出形式,更好地实现与诗歌、与表演者的交流互动。

和你在一起,我发现春天不会到来
除非为了那只燕子……
在你之前,我以为燕子不会造就春天
和你在一起,我谛视灰烬重新变成火炭,溢满大街的雨水
重新变成雨云
(节选自《大马士革之新爱》,作者:[叙利亚] 哈黛•萨曼,译者:蔡伟良)

当晚朗诵的诗歌大部分为此次主题诗歌征集的翻译作品。从3月底开始网络征集诗歌翻译作品,到6月中旬截稿,今年的诗会不仅收到了在上海的全国著名翻译家们的广泛投稿,也收到了来自全国的文学翻译家的稿件。所有入选的39首外国诗歌收入《融·和|大道之行——第32届金秋诗会诗集》,包括著名中国资深翻译家陈德民、何敬业、杨伟民、钱希林、魏育青、蔡伟良、黄晓梅、王亨良等的作品,也包括袁莉、吴刚、李定军、黄福海、王勇、任明、陆求实、赵建中等强势崛起的中青年翻译家,体现了传承与创新。39首入选的精彩作品中,诗歌作者源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欧洲、美洲的十多个国家,诗歌原文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越南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诗歌作者包括李白、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威廉·巴特勒·叶芝、狄兰·托马斯、华莱斯·史蒂文斯、罗伯特·弗罗斯特、埃米尔·布雷蒙、哈黛·萨曼、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艾米莉·狄金森、小熊秀雄等。


诗,是由心灵流淌出来的歌谣;
远方,则是身心期盼抵达的目标。
文编 | 忻颖
美编 | 音云
摄影 | 蔡晴
责任编辑:栾晓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