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逸:上海市政协委员,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今年5月17日,在西安举行的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商务论坛上,寰泰能源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签署风电合作投资协议书,协议在乌兴建中亚地区第一座山地风电站项目。这家在“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市场深耕多年的企业,创办者是一位“90后”——上海市政协委员、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南逸。5年前,他带着3名工程师踏上了哈萨克斯坦的土地。3年疫情,迎难而上,逆风前行。他所创办的寰泰能源目前已发展成为中亚地区最大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打破了“一带一路”市场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促进中国产品和品牌“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企业生逢其时。” 1990年出生的南逸,身上自带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时代基因。上海这座青年人的“理想之城”,也为他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资源与活力。“双碳”战略下,他初心不改,瞄准储能产业,致力于让世界共享中国科技前沿领域成果,为全球绿色发展持续输出智慧和力量。
践行初心,逆风前行
哈萨克斯坦的冬天,有零下30℃的极寒天气。水土不服的身体、时不时就罢工机器,还有项目审批过程中的“激烈交锋”……那段时间,对刚走出国门创业的南逸来说,真就是“两眼一抹黑。”每当困难敲门的时候,他就会想起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他很早就种下的创业梦。
“长大以后做什么?”生于温州的南逸,从小就会思考这个问题。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创业浪潮来袭,中国经济逐渐崛起,家乡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感染着他,内心深处也随之有了一份家国情怀。后来,他前往英国求学,深深意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性,心中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
毕业之际,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向南逸抛出橄榄枝,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决定自主创业。赛道怎么选?相较于更容易看到回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前”看——“全球能源结构已从传统能源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转变,而国家也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建设”,全球趋势、国家战略与南逸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思考“一拍即合”。
2015年,南逸花费数月时间,将自己家改造为办公室,这就是最初的“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能够“走出去”,他开始全球各地去跑业务,一年飞了2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
彼时,“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在“高大上”的项目之外,也需要更多“小而美”项目的加入。有志者事竟成。2018年初夏,南逸带着他的新能源项目和团队来到哈萨克斯坦。这是属于南逸的第一个项目,而哈萨克斯坦也是“一带一路”的首倡地,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图为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的Ybyrai 50MW风电项目
然而,他们虽在国内有光伏建设经验,但哈萨克斯坦是全新的市场,当地没有大型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先例,基础设施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电力阶段。对南逸来说,整个建设周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道难关就是审批。哈萨克斯坦缺少新能源项目设计规范,当地政府不知道根据哪条标准来审批。南逸就带着团队一遍遍去磨合、沟通。“交流中,我们和哈方常常会为了一项设计标准产生‘激烈’的交锋。”但在南逸看来,这恰恰促进了双方团队的技术交流,助推项目顺利向前进。为了便于当地工作人员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南逸还让员工把部分工程的关键环节、隐蔽工程等制作成可视化的图片,当地人员很快掌握了要领。
最令南逸头疼的,还属哈萨克斯坦冬天的极端天气。那时,他日夜驻扎在项目现场。遇到恶劣天气,便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与团队并肩作战。一路摸索、一路学习,南逸慢慢学会了抓住项目管理的“牛鼻子”,并对每一个关键环节严格把关,极大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2019年9月,Kapchagay 100MWp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这算是第一个里程碑。”此后,南逸带领企业通过不断创新,竞争优势日益增强,并锤炼出更适应国际规则的企业运作机制,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走出去”的脚步,也更加自信、稳健。“我们将努力成为中哈产能合作的促进者、文化的传播者、友谊的增进者。”多年来,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通过点滴努力助力“民心相通”。
目前,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共有新能源项目10个,总规模达630兆瓦;其中6个项目总计380兆瓦已建成投运,全部入选“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可满足约60万户当地居民对低廉、环保、可持续电能的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
与“一带一路”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契合,南逸带领的寰泰能源在哈投资项目均采用“中哈合作设计、中国设备采购、哈国土建施工、中哈技术人员合作管理”的模式,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促成了两国团队的技术交流和两国人民的人文互通。其间,南逸先后捐赠了700万元,支持当地教育改善、扶贫、抗疫等,努力传递中国企业力量……
2019年9月3日,寰泰能源通过当地合资公司向阿拉木图州卡普恰盖市政府捐赠2.5亿坚戈(约合人民币450万元),用于当地公益事业。
疫情三年,南逸与他的团队逆风前行,不仅自身有了长足发展,在哈新能源项目建设还带动了约18亿元国产风力、光伏等电力设备出口,打破了“一带一路”市场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也带动了相关工程技术规程、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南逸的创业经历,是中国民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身上这种勇敢开拓的创业精神,给后疫情时代的海外投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不忘责任,勇于承担
这些年,南逸深耕清洁能源领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出巨大市场。每向前迈出一步,他都能感到内心的激动。这份激动里,包含着一种自豪。“我深刻感受到祖国发展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从最开始向先进国家学习,到如今向外输出中国产品、中国标准、中国理念,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生逢其时。”
南逸始终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饮水思源,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家既要有使命、有定力,也要有家国情怀。
河北省灵寿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2018年9月,寰泰能源响应“光伏扶贫”的号召,承接了河北灵寿县35MW光伏扶贫项目。南逸高度重视,调动一切资源全力支持,整个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并网发电仅用时两个多月。
这座光伏扶贫电站承担起了帮扶当地1168户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电站所在地曾经是贫瘠的黄土地,如今一眼望去,已是一派绿意生机。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居民提供能源供应的同时,将发电收益与贫困人口分享。如何将脱贫的动力转换为持续的活力,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地衔接起来?
南逸与他的团队有了新想法。“我们在电站引入了‘光伏发电+农业种植’模式,真正因地制宜开展‘农光互补’项目。当地农户可以利用光伏场区内的闲置土地,培育种植红薯、花生、辣椒、谷物及中药材等作物。”这个极具可行性地想法很快变为现实。目前农作物种植覆盖面积已达90%,极大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此外,农作物种植、电站日常维护工作优先吸纳附近劳动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实现了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双丰收。
如今,河北灵寿县35MW光伏扶贫项目已是一派绿意生机。
该模式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今年,南逸正积极推动在甘肃某县延续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帮扶模式,“目前相关探索正在研究推进中。”近年来,南逸带领企业以各种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他表示,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在“十四五”期间,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不让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重新返贫;如何“一村一策”地让先富带动后富;民营企业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等。
事实上,清洁能源事业本身就是在践行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清洁能源是真正能够造福地球和人类的事业。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未来会更美好,而要从今天出发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零碳’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南逸说。
扎牢根基,着眼未来
这些天,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的寰泰储能生产基地,完成了首笔订单生产任务——300台钒电池电堆即将交付给瓜州白杨风电厂,待组装集成后成为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将推动甘肃风电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及“双碳”战略的实施推进,储能市场迎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凭借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低储能成本的特点,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成了热门赛道。南逸创办的寰泰储能在2021年就入局“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已然站在了行业领先者的位置。
作为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寰泰储能成立仅2年多,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规模化量产,更是在产业链布局上多点发力。
“钒电池储能就像巨型‘充电宝’,可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力,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弥补用电缺口。”在位于松江的寰泰储能研发实验室里,南逸自豪地介绍说,他们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推出定制化产品,为客户提供智慧储能解决方案。
风电、光伏作为主力的发电能源,因其具有天然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征,随着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其带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愈加突出。近年来,一种叫作“共享储能”的模式应运而生。2021年7月,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明确“鼓励探索建设共享储能”。南逸也认为这种模式可行。
2022年年初,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他递上一件“关于储能设备‘共享化’更好构建新型电力结构的建议”的提案,提出通过统筹共建储能电站,为区域范围内的电力主体提供电力充储服务。“这样既能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又能提高储能电站投资收益。”南逸说,完善当前的两部制电价也势在必行,以及进一步完善储能电站的商业模式,让储能电站具备一定的投资效益,从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储能设施的投资建设中来。
“第一,支持长三角区域内液流电池产业与西部绿色能源基地加强联系;第二,优化峰谷电价差,引入中午深谷电价机制;第三,加快海上风电发展,助力液流电池产业布局……”这份提案,不仅是南逸身为政协委员的“履职作业”,也是他作为新能源储能领域创业者,对于未来发展的一份期待。
从寰泰能源到寰泰储能,南逸始终紧跟国家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我的两次创业都从上海启航,这里有大量的科研人才,有扎实的资金助力,有突出的产业优势,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一位“90后”企业家,南逸十分庆幸能生活在上海这座青年人的理想之城里,这些“上海基因”为他创新创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他将继续立足绿色发展事业,将这一抹绿色,从上海沿着“一带一路”带向全世界。
责任编辑:杨骁希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