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承载了多项国家战略任务,正在努力打造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面向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的汇集地。市政协常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鲍炳章介绍了商务区近期工作情况和目标:通过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打开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全力支持市场驱动型科技创新集群建设等做强区域核心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通过做大做强“6+365”进博会展销平台、持续提升办会办展国际化专业水平、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对接进博会等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引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通过启动西片国际消费集聚区和虹桥国际商务区市级商业中心建设、发展完善保免退税模式等打响购物品牌,构筑西部国际消费区;通过持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枢纽节点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和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加强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强化关键技术支撑,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肖贵玉对虹桥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提出的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所在地区政府关系的思路表示赞同,他认为这是更高水平开放所必需的。他提出,虹桥中央商务区要在制度创新、业态创新、人才流动等方面都体现出示范功能,把“全国最好”做到实至名归。他要求课题组充分消化吸收相关信息,充实到课题报告中,并在分析研判基础上提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可落地的意见建议。

座谈交流中,市政协常委阮青认为,上海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同时,形成这些中心建设功能支撑的消费中心、服务中心是应有之义,要把握好相关优势特点,研究服务和消费的内在联系,进而针对性地创新政策措施,真正释放内需潜力。市政协常委童继生认为,应梳理释放内需潜力的深层逻辑,把着眼点置于对整个上海、长三角区域,乃至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来考量。切入点不能只从供给侧角度进行研究,还要对需求侧情况加以分析,要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和城乡关系、企业成长规律和供应链发展、就业观念和状况等,在政策创新的增量上有所突破,助力提振内需。
市政协委员齐轩霆和曹建华分别围绕强化法治保障,提升各市场主体积极性以驱动消费,以及加强政策供给,提升企业粘合度以促进消费等发表了意见。
责任编辑:杨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