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出席崇明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列席人员分组审议了一届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



与会人员对邹明主席所作的政协上海市崇明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报告内容务实、重点突出、语言精炼,对五年来区政协工作的总结客观实在、实事求是,展现了区政协紧扣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筹办中国花博会等重点工作的履职实践,体现了区政协在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报告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重点突出、思路明晰,为区政协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崇明在更大格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贡献“政协智慧”指明了方向。


赵磊委员认为:过去五年,区政协学习教育讲政治,精心组织有品牌;围绕中心讲大局,精密统筹有成效;组织建设讲创新,精准实施有突破。本次报告有助于新任委员了解熟悉把握政协的全局工作。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脉络肌理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契合崇明政协实际,富于感召力,吹响了接续奋斗的号角。

黄宗逵委员认为:回顾本届政协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注重履职能力建设,通过各类知情调研活动、全脱产履职能力培训、成立政协工作联络组等举措,不断体现政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突出政治协商职能,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内容、提升协商实效;三是展示政协良好形象,通过举办草堂论坛、设立委员联络点、委员之家等,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既“走出去”,又“迎进来”,体现了区政协开放、自信的精气神。

朱空斌委员认为:五年来,区政协工作呈现五大特色。一是站位高,常委会坚持“站高看远、想深做实”的工作要求,切实将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定位准,系统规划一届政协及今后政协的工作制度和准绳,推动了履职工作的整体发力和高效协同;三是思路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主线,突出重心,使各项工作线路清晰,纲举目张;四是工作实,努力突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五是氛围暖,落实精细化服务,努力为委员资政建言创造条件,履行职能提供平台。

施利华委员认为:五年来,崇明政协事业在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理念下,取得了良好成效,体现了崇明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新内容,完善了诸多制度、形成了诸多品牌。例如不断完善专项民主监督制度、委员“回头看”制度等。报告既总结了五年来政协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指明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希望未来五年要在持续提质增效、深入探索实践、认真履职尽责等方面做好文章。

葛武君委员认为:政协过去五年的工作,体现出稳、准、实三个特点。我们选准议题,打响政协“请你来协商”工作品牌;我们调查研究扎实,政协委员的足迹遍布了我们三岛的每一个角落。从对未来五年展望的角度来讲,建议要做到三个“新”。一是团结联谊要有新拓展,要充分发挥包容各界、联系各方的优势;二是凝心聚力要有新作为,要宽容和谐;三是协商民主要有新高度,要求同存异、找准角度,深入开展调研,提出可行的建议。

杨霞委员认为: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协工作的“三个度”,温度、速度、角度。报告中处处能看到委员的身影,使大家感受到政协工作的温度;从主动站位、严格疫情防控来看,一份向委员及时发出的倡议书,体现了政协工作的速度;从反映民声民意,推动解决隧桥拥堵、百联转型开业等改善民生福祉的工作来看,体现了政协工作的角度。建议区政协继续关注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和经济资源。

施荣明委员认为:报告反映了一届区政协过去五年工作的丰硕成果。一是在服务保障推动政协委员履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是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提质增效,受到委员的一致好评;三是积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指导政协工作联络组开展经常性活动,引导委员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营造了更加接地气的政协协商氛围。

王莉委员认为:五年来,区政协坚持“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理念,指导政协工作在“全、深、新”方面不断深入,取得实效。“全”体现在政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心,始终围绕民生所需、所呼、所想,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深”体现在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协商监督深入到一线,监督到实处。“新”体现在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新,对委员的管理新,以及宣传的格局新。
责任编辑:杨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