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提案建言丨关于推进崇明特色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建议
崇明区政协
2022-01-11 19:57  来源:政协联线
提案者:民盟崇明区委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在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将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水质改善、面源污染防治等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之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区委区政府从实施导则等各方面明确提出,要求进一步凸显生态优势。
调研发现:一是《上海市崇明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导则》(简称《导则》)在实施举措、指标体系以及治理总体效果考核等方面尚未充分考虑崇明生态特色,生态定位需更加清晰突出。如在附录B中没有区域生态系统治理评价指标,在附录C“评定内容及分值”中缺失“区域生态系统治理”考核项及相应赋分。二是减少村级河道及填埋小微水体的提法需斟酌。
我区共有河道16267条,其中村级河道15165条,小微水体28145个,村沟宅河以及池塘等小微水体广泛分布,构成全域水系末端毛细血管网,对其简单归并填埋的做法需斟酌。三是建设用地属性问题尚未解决。在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河道拓宽、路网建设、环卫设施、生态廊道等都涉及土地属性问题,属性不解决,小流域建设无从谈起。四是现有运行机制的协调能力需提升。此项工作目前主要由区河长办牵头推进,由于小流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区域性综合治理工程,仅由水务人员组成的区河长办推进在协调工作方面显然不够。
为此建议:
一是突出生态定位,优化完善《导则》。在小流域建设的实施方案、考核基本指标设置与治理总体效果评价等各方面,结合崇明生态定位大幅增加生态权重及考核赋分。给予体现河湖生物多样性指标及流域生物多样性指标合理恰当的考核赋分。生态护坡坚决弃用挡板、插板等物理硬质手段。注重利用生物手段加强水体生态系统的重构和修复,防止雨水侵蚀及水土流失。
二是优化整体规划,确定先行先试。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先行试点区域及实施方案,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优化崇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整体规划。
三是提高思想站位,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机制。规划资源局、水务局、农村农业委、绿化市容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委以及有关乡镇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及时解决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急、难问题。涉及土地属性调整等方面加强与市级层面的沟通协调,争取得到最大的支持。
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引导群众参与。各级政府全程主导,持续推进,坚持为群众排忧解难、充分了解群众需求,让小流域建设顺应民心,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