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提案建言丨关于“后花博”花卉产业种源人才战略发展的建议
崇明区政协
2022-01-11 13:37  来源:政协联线
提案者:民革崇明区总支
2020年底,上海市发布《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其中指出,到2025年,将本市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特色花卉研发中心、种源生产繁育中心、花卉交易中心和家庭园艺服务中心。花博会后,花卉产业能够成为崇明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而花卉种源是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据调研,花卉产业种源人才是目前花卉种源领域中最迫切的问题。
当前花卉产业种源人才已呈现明显的人才洼地和后劲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花卉种源人才服务期较短。系统化的花卉种源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使用机制、职业规划等)仍处于摸索阶段,花卉种源研发周期长成果转化率低,花卉种源科研人才缺乏。
2.花卉种源人才专业性不强。花卉行业传统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性,各级农技中心对于人才培养程度不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花卉种源人才培养存在脱档,花卉种源全流程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缺位。
3.花卉种源人才流动性不足。花卉种源人才被视为最为关键的核心生产力和科研机密,造成了相对独立、缺乏流通的人才“囚笼”思维,难以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花卉种源人才流动交流机制。
为此、建议:
1.构筑花卉种源人才专业结构。一是培养花卉种源精尖技术人员力量。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分配机制,培养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研发、创新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借助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园林科学研究院、农业院校等科研单位的力量,提升花卉种质资源全流程头部技术人员水平。二是提升花卉种源中坚业务人员水平。在区农委系统、花卉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等,选取中坚技术人员储备,建立带教指导、委托培养等培养机制。三是推动花卉种源高端人才引进。加快花卉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开展叠加创新研究。
2.建立花卉种源人才交流机制。一是推动建立花卉种源人才多向流动机制,通过挂职锻炼、建立专家工作站、驻村驻合作社选派等灵活方式,为花卉种源人才的流动创造机会。二是打通花卉种源人才因流通交流等机制下产生的职业发展壁垒,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保留编制和待遇等。三是鼓励自主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以生物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高科技育繁体系,鼓励积极进行成果转化、参与科研成果推广,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3.保障花卉种源人才持续发力。一是建立政府层面的花卉种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相互联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人员管理办法。二是健全育种创新激励机制,完善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补助政策,规范和保障花卉种源人才参与项目后续流程。同步建立基金评价体系,实现花卉种源创新研发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制定花卉种源人才培训计划,完善花卉职业培训体系。鼓励科研人员进企业开展研发与技术合作,加大对花卉科技、经营和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4.培育现代农业花卉发展规划。谋划好横沙东滩和现代农业园区花卉产业和花卉种源产业的战略发展布局,依托于花卉种源产业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推进崇明花卉产业发展。要把握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契机,培养一批坚持“专精特新”理念的花卉种源企业在北交所新三板上市,为其提供长远发展支持、辅导和监管,孵化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中小型花卉种源企业。
责任编辑:栾晓娜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