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专题讨论中,徐立、张立军、姜昊、吴巍、王苏龙、蔡时青、许立元、王向导、毛鞍宁、张庆、张东蔚、曹栋强、徐澍、程曦、王均豪等委员聚焦提升产业能级、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人才发展体系等方面献计献策。
曹立强对委员们为徐汇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表示感谢。他表示,高质量发展有四方面内涵:
一是核心竞争力。
徐汇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资源禀赋,大院大所齐聚、名校名企云集,拥有1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与平台,吸引了包括图灵奖获得者在内的海内外知名科学家与学者,徐汇城区核心竞争力在全市各区中名列前茅。
二是科技含量。
“十三五”时期,徐汇作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微软亚研院、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以及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在西岸智塔集聚,“垂直硅谷”气象初步显现。未来,立足“5+4+X”产业布局,要扬长避短,做优做强“五型经济”中徐汇的长项;要保持定力,持之以恒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要跨前谋划,提前布局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
三是民生福祉。
民生问题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尺,“十四五”时期,徐汇要充分发挥教育、医疗资源集聚的优势,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谋划商业布局,持续推动老旧商圈改造,补齐各项民生短板,让高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生态优先。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要对标国内外顶尖城市,积极借鉴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成都等城市的发展经验,注重推进“双碳”战略的落地运用,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推动城区景观美化,让每一位工作和生活在徐汇的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原题为《打响“科创绣带”品牌,曹立强书记向区政协委员这样诠释》)
责任编辑:张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