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忘初心凝聚复兴伟力,携手前进共商发展大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5月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组织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引发了参会的在沪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的热议
高小玫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洋主席所作的报告,精炼地反映了常委会一年的显著履职成效和疫期的积极作为,突出总结和部署了“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和“凝聚共识”认识和探索。通篇体现对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刻认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论述落在政协工作上的具体阐释和工作指引。2019年聚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71次密集协商,双周、界别对口、远程等形式丰富,议题紧扣“高质量发展”当下迫切所需和“脱贫、三农”等民生焦灼期盼,并且要求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如对口协商“品牌”),体现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的“主业”感。报告专章安排政协自身“强本固基”,更重要的是系统阐述了“凝聚共识”。从3个“前所未有”指出政协凝聚共识的时代要求,4个“不是……而是……”的工作导向,摒弃3个错误观念等等,对开展凝聚共识厘定了边界,也是交流交融交锋的氛围保障。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揭示,凝聚共识的成效须求诸工作的过程,“交流、交融、交锋”就是凝聚共识。这一章的阐述,思想性极强,是对政协开展凝聚共识工作的系统指导。
陈群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洋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地总结了一年多来全国政协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十三届二次全会以来,全国政协团结带领全体委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隆重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资政建言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疫情暴发后,广大政协委员立足本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体现了政协力量和作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为今后一年的政协工作和政协委员履职指明了方向。
周汉民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这次会议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全国疫情阻击战重要成果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召开本身就具有历史意义。认真聆听常委会工作报告,我认为2019年政协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理论学习的加强,更加注重三大职能履行形式的创新。报告提出2020年全国政协工作的若干重点仍然是围绕制度建设,其中有几项可圈可点:一是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开展协商做出机制性安排;二是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三是完善政协系统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四是制定年度好提案评选办法,收到了实效。
黄震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大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召开,充分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是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标志,对提振全国人民信心、稳定预期,意义重大。汪洋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在过去一年中,在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政协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等方面做出的新贡献。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在凝聚共识上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有效治国理政厚植了政治和社会基础。常委会工作报告文风简朴、内涵丰富,展现了政协的担当与作为,令人振奋。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政协工作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蔡威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一份广泛凝聚共识,强化使命担当的实事求是的报告。过去一年多来,人民政协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这场严峻斗争中,人民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组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为战胜疫情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张恩迪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翘首以盼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终于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时刻隆重召开了,我感到这次会议意义特别重大,影响也特别重大。汪洋主席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多全国政协的工作,部署了2020年工作,并站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对人民政协所承担的使命、责任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为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一篇开拓创新、务实奋进的报告,我完全赞同。通观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报告“立意高、内容新、措施实”,体现了政协工作思想引领性强,工作内容丰富,工作方法多样而有效。协商民主建设日益成熟,凝聚共识融入到了协商议政的各项活动中,切实做到了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此外,全国政协的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也极富特色,顺应了新时代对政协委员的新要求。面对未来,如何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我感到最重要一条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落实好。我会为之尽心尽责,不辱使命。
钱锋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完全赞同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尤其期待人民政协在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方面,继续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以协商来凝心、以凝心来聚力,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我当按照报告要求,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努力提出真知灼见,交出高质量履职答卷。我也当牢记主委担当,认真传达报告精神,带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广大社员,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调研建言,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战略凝心聚力、议政建言、履职尽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新贡献!
李碧影委员(台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汪洋主席所作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内容详实,内涵丰富,平添信心,催人奋进。一年来,全国政协全面贯彻十九大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很有特色,积极开展政治协商和民主协商,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应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布局,步向新征程,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共中央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任务以及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等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本文原标题为《在沪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一)》)
不忘初心凝聚复兴伟力,携手前进共商发展大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5月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组织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引发了参会的在沪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的热议
高小玫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洋主席所作的报告,精炼地反映了常委会一年的显著履职成效和疫期的积极作为,突出总结和部署了“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和“凝聚共识”认识和探索。通篇体现对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刻认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论述落在政协工作上的具体阐释和工作指引。2019年聚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71次密集协商,双周、界别对口、远程等形式丰富,议题紧扣“高质量发展”当下迫切所需和“脱贫、三农”等民生焦灼期盼,并且要求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如对口协商“品牌”),体现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的“主业”感。报告专章安排政协自身“强本固基”,更重要的是系统阐述了“凝聚共识”。从3个“前所未有”指出政协凝聚共识的时代要求,4个“不是……而是……”的工作导向,摒弃3个错误观念等等,对开展凝聚共识厘定了边界,也是交流交融交锋的氛围保障。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揭示,凝聚共识的成效须求诸工作的过程,“交流、交融、交锋”就是凝聚共识。这一章的阐述,思想性极强,是对政协开展凝聚共识工作的系统指导。
陈群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洋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地总结了一年多来全国政协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十三届二次全会以来,全国政协团结带领全体委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隆重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资政建言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疫情暴发后,广大政协委员立足本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体现了政协力量和作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为今后一年的政协工作和政协委员履职指明了方向。
周汉民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这次会议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全国疫情阻击战重要成果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召开本身就具有历史意义。认真聆听常委会工作报告,我认为2019年政协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理论学习的加强,更加注重三大职能履行形式的创新。报告提出2020年全国政协工作的若干重点仍然是围绕制度建设,其中有几项可圈可点:一是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开展协商做出机制性安排;二是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三是完善政协系统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四是制定年度好提案评选办法,收到了实效。
黄震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大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召开,充分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是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标志,对提振全国人民信心、稳定预期,意义重大。汪洋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在过去一年中,在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政协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等方面做出的新贡献。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在凝聚共识上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有效治国理政厚植了政治和社会基础。常委会工作报告文风简朴、内涵丰富,展现了政协的担当与作为,令人振奋。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政协工作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蔡威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一份广泛凝聚共识,强化使命担当的实事求是的报告。过去一年多来,人民政协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这场严峻斗争中,人民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组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为战胜疫情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张恩迪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翘首以盼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终于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时刻隆重召开了,我感到这次会议意义特别重大,影响也特别重大。汪洋主席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多全国政协的工作,部署了2020年工作,并站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对人民政协所承担的使命、责任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为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一篇开拓创新、务实奋进的报告,我完全赞同。通观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报告“立意高、内容新、措施实”,体现了政协工作思想引领性强,工作内容丰富,工作方法多样而有效。协商民主建设日益成熟,凝聚共识融入到了协商议政的各项活动中,切实做到了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此外,全国政协的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也极富特色,顺应了新时代对政协委员的新要求。面对未来,如何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我感到最重要一条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落实好。我会为之尽心尽责,不辱使命。
钱锋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完全赞同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尤其期待人民政协在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方面,继续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以协商来凝心、以凝心来聚力,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我当按照报告要求,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努力提出真知灼见,交出高质量履职答卷。我也当牢记主委担当,认真传达报告精神,带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广大社员,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调研建言,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战略凝心聚力、议政建言、履职尽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新贡献!
李碧影委员(台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汪洋主席所作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内容详实,内涵丰富,平添信心,催人奋进。一年来,全国政协全面贯彻十九大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很有特色,积极开展政治协商和民主协商,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应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布局,步向新征程,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共中央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任务以及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等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本文原标题为《在沪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一)》)
责任编辑:张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