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袁雪山:与时代同行,向人民汇报
上海文联
2024-09-25 17:28  来源:政协联线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上海书法界与共和国同龄书家们的创作成果,在上海市文联的指导下,上海市书协主办了“向人民汇报——共和国同龄人书法作品展”系列活动。活动分两个部分:“向人民汇报——共和国同龄人袁雪山书法作品展”和“向人民汇报——共和国同龄人徐谷甫、徐建融、卢甫圣、顾妙林、吴福宝、刘一闻、茆帆、吴天祥书法篆刻作品联展”(按出生日期排序)。
9月20日上午, “向人民汇报——共和国同龄人袁雪山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文艺会堂文艺大厅举行。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方坤致辞。
此次作品展也是上海市文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为艺术家搭建平台,展示最新的文艺创作成果,宣传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激励广大中青年书法家,以老一辈书家为榜样,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作出新的贡献。
袁雪山作为一名共和国同龄人,见证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这次展览是袁雪山作为海派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创作、挥洒丹青的成果检阅。袁雪山在致答谢辞时说,我生长在新中国,在党的阳光下长大,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向前辈学习,与同道交流,书写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书法是国粹、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先贤墨迹碑文学取之不尽,我会活到老学到老。
上海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沈文忠、上海市书协顾问张森以及上海市书协部分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会员,高校书法专业学生、书法爱好者等百余人也出席了活动。
袁雪山为上海市书协共建单位及高校代表赠送作品集  
  
我与共和国同龄 
生逢1949,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同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本微信平台特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专辑,聆听部分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文艺工作者讲述与共和国同成长的故事。他们既是新中国巨变的亲历者,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一起跟随他们的回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时代前进的步伐。
本期受访者 
袁雪山
1949年11月生,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01
当年是什么契机让您走上了书法道路?
答:小时候,为了让父亲看到我在认真学习,我总是在完成作业后练习毛笔字。在学校,我也参加了毛笔字课程,而且成绩不错,老师经常打五分。我对书法产生兴趣,这是最初的萌芽。后来,我在县里的小学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这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更深的兴趣。父亲看到我的进步,决定帮我找一位老师来指导我。我的第一个书法老师是王京甫先生,他是韩登安的学生,而韩登安又是王福庵的学生。在王京甫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篆刻,并逐渐走上了浙派的道路。在课堂上,王京甫老师总是强调篆书的重要性,他的铁线篆写得非常好,在他的影响下,我打下了坚实的铁线篆基础。
篆书 李適之诗
2021年  64cmX48cm
 
02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回想与新中国一同诞生、成长的历程,有什么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或者对您影响特别大的事情?
答: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艺术,之后更成长为了一名艺术创作者。记得那时我担任了朵云轩的业务通讯员。当时,周志高组织了一场和书法相关的会议,那是我第一次到市里开会,韩天衡、张森、周慧珺等人都是通讯员。之后,上海创办了《书法》杂志,随着上海书法界的发展,我也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我的书法也获得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书法,将大家对我的肯定化为前进的动力。
更让我觉得幸运的是,年轻的我在艺术成长之路上,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龄人,更早早结识了老先生、老前辈,并有幸向他们求教。1972年,我从农村调到市里,逐渐认识了上海一批优秀的书法篆刻家,如任政、赵冷月等。之后,我也开始接触绘画。在画院里,陈佩秋先生告诉我,我写的“二王”一脉的书法很好,可以继续深入。于是我开始分析书法和绘画的不同,并大量学习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和我在书画上理念最契合的是同济大学的陈从周先生。陆俨少先生对我的影响也很大。陆俨少的画,没有一笔是画坏的。我问他怎么才能做到,他回答我说需要熟能生巧。他说:“艺术要多看、多想、多观察自然界美的东西,并将其融入到艺术中去。”这让我受益终身。同时,我也喜欢收藏书画作品,这让我对字画的欣赏水平逐渐提高。当时,蔡国声、张森都是通讯员,我经常去他们家中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我对上海书法的现状有了大致了解,并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希望能够与他们看齐。1978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恢复,我作为恢复后第一批成员加入书协,之后一直积极地参加协会的活动。2000年,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市书协共同举办“新世纪首届上海市书法篆刻展”,我获得唯一的特等奖。可以说,我的艺术之路与时代的发展、与我们国家的文艺发展密不可分。
小楷 范仲淹《秋思》
2020年  52cmX27cm
 
03
请谈谈时代变迁中您所处书法领域的发展变化?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见的世面越来越广,思想也越来越开放,艺术理念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以前的东西看多了,需要变一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这无可厚非。于是,追求创新,追求个性化,想要与众不同,使得艺术的审美发生了变化,书法创作也不例外。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我认为,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汉字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形式美,它是个人修养、学识等多种因素共同塑造的文化成果,在国际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创新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传统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不可或缺,需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这才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要融入个人的理解,“将传统写活”,这才是书法传承的正确方式,才是书法传承独有的“法道”。
草书《储光义诗》
2021年 36cmX32cm
04
几十年来,贯穿您艺术道路的初心是什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答:我很幸运,大多数人对我的作品都给予了认可,但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活到老学到老”,不以追求名利为目的,成为书法大家并非易事,我也始终认为自己的作品与古代书法家的杰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艺术上,我们要“啃老”,“啃”大师、“啃”前辈的知识和方法,我不偏向某位书家或特定的书法作品,只有在书写实践中发现规律,“师法自然”,才能写出自己的东西。还有,学习书法,聪明固然重要,肯下功夫也很重要,要夯实自己的传统基础。此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学问的人不一定能写出最好的书法,但如果有学问的书法家能够将个人见解融入作品中,那么他的作品将充满生命力,才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
05
您如何看待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与个人的关系?如何看待艺术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答:现在的年轻人很辛苦,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要挤出时间才能够写字画画,因此即便有些年轻人对书法和绘画抱有热情,但能够坚持下来的很少。由于各种压力,许多年轻人可能会选择通过书法绘画来谋生,年轻人投身艺术领域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但我还是觉得,学习书法的人不应该将名利放在首位,而应该首先专注于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作为当代的文艺工作者,文化自信不要放在嘴上,应该放在心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努力中才能自觉地对文化继承与推进。
毛泽东《沁园春·雪》局部
2023年 170cmX400cm
06
对于文艺事业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期望?
答: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新中国一路以来的发展,与过去相比,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非常希望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而书法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国粹”之一,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组织这次展览的初衷。
袁雪山,上海市人,1949年11月生。1979年加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十四岁开始学书画篆刻,20世纪70年代以书法、篆刻闻名于上海。1985年国际书法交流展入展,2001年上海市新世纪首届书法篆刻大展获“特等奖”,早年曾参展过中日书展、外省市联展、香港四人展等,2006年在上海图书馆举办袁雪山书画个展,出版有《袁雪山书法作品集》《袁雪山书画作品集》《名帖导读草书》《袁雪山书法小品集》等。
文编 | 忻颖
美编 | 音云
现场摄影 | 蔡晴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