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实景体验+专家授课,宝山区政协委员在“建筑可阅读”中感悟文化传承
政协联线通讯员 三江荟 记者 张希喆
2024-05-09 21:37  来源:政协联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月8日下午,宝山区政协以“实景体验+专家授课”的形式,在全国唯一获“鲁班奖”的寺院——宝山寺举办“文化传承”委员沙龙活动。区政协主席凌惠康参加。宝山寺原名梵王宫,始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500余年里,寺院迭经兴废。2005年5月,在罗店镇练祁河畔移地重建,历经5年完工。重建后的寺院总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采用传统伽蓝七堂制纵轴式布局,整体为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为主要结构材料,遵循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建造,以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榫卯技艺,建造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纯木结构建筑群。2011年,宝山区在寺院东侧辟地30余亩,为寺院规划建设配套园林——祇园。该园园名取自“祇树给孤独园”的佛典,寓意道德教化的园林、向上向善的讲堂,园中标志性建筑——金塔,为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来第一座新建的七层纯木结构仿唐楼阁式高层建筑。在实景体验环节,委员们在宝山寺法师的陪同介绍下,实地参观了宝山寺和祇园,近距离领略气势恢宏的唐式佛教文化建筑群和富有禅意的祇园园林景观。
在专题授课环节,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原构国际设计顾问创始合伙人高瀛东以“中国古代建筑浅谈——传统佛教建筑在宝山寺的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为主题,结合自身主持设计宝山寺移地重建项目的经历,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分类、结构和古代寺庙布局的演变历程,重点解析了宝山寺的设计营建、规划布局和祇园的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非洲红花梨纯木榫卯构造等传统营造技艺。区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副主任、宝山寺方丈世良为委员们讲述了宝山寺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各方协同努力下,历经二十余载,得以将建筑之古朴壮美、造像之庄严华美、园林之自然和美融于一体的重建历程。
委员们表示,通过此次沙龙活动,面对面聆听了宝山寺重建的传承佳话,零距离感受了宝山寺历经数百年积淀的传统佛教文化、匠心工艺的榫卯建筑技艺,更加深刻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下一步,要在守正创新中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谋良策、建诤言,为宝山建设“人文城区”和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