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在发言中 金 松 周欣怡 摄
阅读提示:1月11日下午,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草案报告、预算草案报告。委员们对报告予以充分肯定。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既全面总结了五年来上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直面坦陈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报告关注人民需要,计划周全,部署精准,催人奋进,是一份让人备受鼓舞的报告。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委员们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以高水平履职推动中共中央和上海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推动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助力上海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着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上海将着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深化建设“五个中心”,着力强化“四大功能”,持续做强“五型经济”,更好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林晓镍(社科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就是制度的竞争、规则的竞争,包括司法制度的竞争、软实力的竞争。很多金融创新、发展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应该把金融法治的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贺青(经济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定要有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重量级金融机构。
黄罗维(侨联):在上海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制度创新一直是重要抓手,上海在人才引进领域,可以选择浦东引领区作为试验田,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比如,可以制定相应规则,让一些重量级的国际认证,通过一定方式在相关区域落地,让相关专业人才能够得到认可。
刘迎风(社科界):建议上海依托浦东引领区、长三角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数据交易流通试点示范。
高夷(台联):建议通过立法,推动租赁行业健康成长。租赁行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可以探索同业借款、短融,使租赁行业的资金来源更多一点。
余诗平(体育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让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实践成为一种常态。
寿伟光(经济界):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国企作用,扩大有效投资、盘活存量资产。
汪洪波(经济界):现在企业考核体系偏重利润指标,将来应该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创新方面的考核,以此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晏波(农工党):建议进一步关注总部经济的发展,它具有全球资源的配置功能,也有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对总部经济企业,要防止其能级减弱、功能削弱、产业转移。
陈冰峡(科技界):未来上海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将强化国际经济中心产业支撑,提高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和设计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固链强链,这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推动产业发展,先要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强弱”问题。
进一步厚植创新驱动根基
上海将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融合集成,进一步厚植创新驱动根基
徐习明(民建):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已经从规模和市场延伸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科创“隐形冠军”。上海要立足于长三角辐射全国,抓住中国龙头产业升级机遇期,培养一批“专精特新”科创型企业。
吴晓晖(教育界):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时,要特别注意发挥沪上优秀高校的作用,把人才苗子留在上海。
方奇钟(科技界):报告中多处提到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将大大激励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激发新征程再出发的斗志。
李大力(教育界):报告提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要引得进,也要留得住,改进“重人才引进,轻人才监管;重学历人才,轻技能人才;重政府规划,轻企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周军(科技界):要将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将“卡脖子”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两个事情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企业双方各自擅长的优势。
郑明(教育界):现在科创人才的培养,还处于摸索的阶段。科创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懂管理,还要懂科创,还要有硬核技术。
吴蓓丽(妇联):上海将开展国家技术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希望这项改革举措能给科研人员减负,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做一些挑战性极强的工作,希望改革措施能够尽快落地。
俞庆榕(无党派人士):加快培养、引进、用好战略科学家。上海要在国家实验室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专项等任务的实施中,发现和培养具有潜质的高层次复合人才,支撑战略科技人才梯队建设。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将着力扩内需稳外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新变化,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翟骏(民革):上海各区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缺乏各区分工与发展重点的明确设计,容易导致对元宇宙相关的企业主体、技术要素等展开无序而激烈的竞争,不利于上海培育和抢占元宇宙新赛道工作开展。上海应立足各区禀赋优势,加快塑造元宇宙产业生态核心竞争力。要强化合规引导,避免元宇宙概念无序炒作。市场监管部门应强化对元宇宙的产业准入与商标注册审查,会同经信委等部门,强化对元宇宙企业的合规引导。在相关技术和应用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应当更加侧重于对元宇宙技术端的支持,而非新概念、新模式的扶持。
黄春华(民盟):直播电商是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消费新赛道。上海要抢抓数字经济和直播经济发展机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直播电商高地。同时上海应进一步完善政策,规范市场,促进直播电商的良性发展。比如,推进行业规范、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平台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制定直播主播准入制度,构建直播电商人才体系。
陈启军(民革):数字化转型,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做好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建议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同时,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开放资源,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先行先试,探索最合适的途径。
孙立行(社科界):疫情后要重振上海经济,就应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杨蓉(民进):劳动生产率是由很多要素构成的,里面有劳动者、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生产资料等,其中劳动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时候需要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生产资料这些要素要相匹配。
郑春颖(工商联):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要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朱章海(社科界):上海要抓住五大新城建设的契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政策投入、资源投入的力度。
姜琦(台联):加快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力度。
王延华(环境资源界):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长期稳定发展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增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杨宗浩(工商联):推动数字商圈建设,形成“线下体验+移动端APP+微信端+新零售”的模式,要以各大商圈的顾客数据为基础,丰富数字商圈线上线下的消费业态和模式。
尧金仁(经济界):以开放的政策和市场空间,持续吸引新的外资;以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空间,留住已经进入的外资,并且让外资愿意扩大再投资;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发展更高水平的市场,吸引外资。
实施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上海将着力实施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陈华(教育界):就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方面,我们要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和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为上海、为国家发展作更大的贡献。
蒋惠永(民盟):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搭建信息交流的共享平台,加强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这些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
蔡友铭(农业界):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要大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提升农民获得感,增添乡村的烟火气,帮助乡村留住更多新农民,以排头兵、先行者的自我要求,让上海的乡村振兴走到全国前列。
陈翔(文艺界):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关键在于打造健康完善的艺术生态。文艺工作者要在今后的创作中丰富作品内涵、讲好上海故事,加大文艺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保障文化民生充实发展。
陈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市政府在推动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恒心,为实现高效能发展和开创新局面的决心。各项工作准确对接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也找准了民生保障的切实方向。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聚焦民生、服务大局,在打造更优的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安居宜居城市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曹锡康(医卫界):加快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减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限制,特别是加快推进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与西医做到同质同价。要加强医联体智慧医疗建设,做强做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地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
周武忠(民革):应延续花博会后续效应,发挥花文化、花产业为城市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的作用。建议政府在布局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建立便民、利民、亲民的花文化服务体系。
王竹君(社科界):人民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议题,旧改工程的实施任重道远,诸如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小区停车扩容、社区环境优化等工作,都要持续加以推进。此外,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旧改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历史建筑保护好,把历史故事讲述好,让旧的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到新的现代生活中。
张峰(特邀):要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医疗养老旧改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更加彰显上海的温情,凸显上海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责任担当。
陈璘(无党派人士):大力发展“适老化友好社区”。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配合老人早起的习惯,将便民生活圈各业态开门营业的时间提前1—2个小时。要深挖消费需求,探索“晨练场”“社区食堂”“娱乐社群空间”,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演出以及培训,最终实现数字化、模块化和友好型社区养老新商业模式。
方玥(教育界):加强上海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学前教育以及婴幼儿成长的氛围,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条例的学习、解读和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向社会各界和家长阐明法律赋予孩子的权利和保障,向各级政府部门明确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引导社会和家长尊重不同阶段儿童的发展规律。
(原题为《助力上海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委员们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
责任编辑:黎凡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