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一座人民城市的暖意与诗意
杜晨薇/解放日报
2022-10-14 07:32 
位于杨浦滨江的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由始建于1902年的“祥泰木行”旧址改建而成。 资料照片
今年夏秋,上海一众公园集体破墙:中山公园与苏州河华政段连成一片;鲁迅公园一段L形围墙打开了,公园绿地和城市街区无界融合;复兴公园的两侧围墙也不见了,这座上海唯一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毫无保留地向路人呈现她全部的优雅与浪漫。
破墙的背后,亦是城市建设思路的破圈。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何谓“优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演化。随着人与城市的互动加深,大家逐渐发现,好的公共空间不仅仅要可触达,还要更开放、更便利、更贴近,要能够转化成为城市独特的魅力值和人民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需求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观照。换句话说,城市的一切空间秩序演变,应当必须更好地服务于她的人民。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深刻解答了两组关乎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
今天,当我们回头再看新时代上海走过的路,那两组命题和它背后的答案,会变得更加易感易知。
以高线思维解决
底线民生

人们常常用“AB面”来刻画一个事物的复杂性。上海的B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指向那些逼仄的老弄堂、旧社区。官方的政策文本中,它们也有一个统一的“学名”:二级旧里以下房屋。
上海要消除这些旧里,不光是为了改变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为了每一扇门后的市民能真正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过去30年,特别是最近这10年,上海政府一届届接续奋斗,狠下功夫,创新办法,努力兑现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到今年7月,伴随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二轮征询以97.92%的高比例完成首日签约,旧改这一困扰上海几十年的民生难题终于得到解决。昏暗的、直不起腰的楼梯间,拥挤、共用的厨房,这些城市的B面正一步步走入历史。用地块所属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瑜的一句话:大家终于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向前走去。
可以说,旧改是上海的“底线民生”。但解决诸如旧改、养老、托幼等基础性民生问题时,需要的却是一种“高线思维”。
就拿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来说,整体改造要碰到无数复杂个案和成倍财力投入。但上海的思路是“多算大账、政治账、民心账、长远账”,上海的态度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群众需要什么、期待什么、操心什么,我们就要着重抓什么”。
近年来上海数次高规格、大规模召开托幼、养老服务工作会议,养老床位得到增加的同时,日托、喘息服务、家庭床位等丰富的养老服务形态亦不断涌现;幼儿托育点建设中,上海更聚焦降低托育机构经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还不断将托育点嵌入到离市民家门口更近的地方。
买早餐方不方便?上下楼有没有电梯?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巨型的机器,在它的强力运转之中,这些问题似乎都微不足道。但“人民城市”的理念核心,恰恰就是要将城市建设中的关切从楼的高度、路的宽度那些冰冷的数字,逐步转向使用它的“人”。
上海持续推进民心工程建设,在加装电梯、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停车难综合治理等关乎每一位市民微小感受的议题上落脚,在不起眼的地方着手,优化着这台城市机器的“里子”——十几年没下楼的老人,因为多层住宅楼成功加梯,终于可以“接接地气”了; 下转9版(上接第1版) 去年新增的8300多个公共停车泊位,让许多去三甲医院就诊的病患少了停车的困扰;新建的超过2000个早餐网点,改变了不少上班族不吃早饭的习惯……
从“民生”到“民心”,城市的温度蕴藏于一个个细节,并由这样的细节直抵人心。
用卓越空间塑造
品质生活

2022年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门迎客。11.5万平方米的知识海洋里,市民静静找一本书坐下,构成一道特别的城市景观。
放眼全球顶尖的城市,每逢周末节假,最热闹的地方必然有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江岸这些公共空间。这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国际“城市权利”研究框架中,被学者视作人民享有城市权利的扩容——
我们渴望的城市,不单只满足我们的生存、温饱权利,我们更要共享她的空间,享有她带给我们的精神满足,甚至是参与她的演进和治理。上海市民与这座城市的深刻互动,就在近10年间涌现出许多具体鲜明的例证。
经过持续努力,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苏州河两岸42公里滨水岸线先后贯通开放,自此,“一江一河”畔,不再只回荡着百年前港口城市开放、民族工业崛起的老故事,更以开阔的步道、不时可见的长椅、充满野趣的绿化和五脏俱全的公共服务空间,迎接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创造新的故事。
与此同时,我们共有的城市记忆,也不再停留于外滩的万国建筑群,梧桐遮盖的衡复区域老洋房。全市444处、1566幢优秀历史建筑都已在完成“一幢一册”测绘建档和保护工作后,成为“建筑可阅读”的城市新地标。
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内就有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等在内的46个艺术地标,构成一个“演艺大世界”。开发开放的前沿浦东,世博文化公园、浦东美术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国际一流文体空间在城市核心地段的相继落成,更是人民城市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的生动实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每个地方都有她引以为傲的硬件设施。而一座城市的风范和气质,更体现于细节安排中呈现的深刻内涵。
今天的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品质、美感有着更高要求。小到一块招牌,大到一个街区,都亟待引入更精细化的城市建设和治理思路。
这两年,不少市民已经发现,原先高架桥下、街区死角等城市“边角料”,忽然变成公园、绿荫、球场,24小时供大家享用。这些细微空间的设计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很快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塑造了个体的生活方式。如今,中午会有白领跑去附近的桥下球场挥洒汗水;夜晚不少老人还会带着孙辈在街角的长椅上感受清新绿意;一些街头小品、墙绘甚至成为摄影爱好者追捧的热门打卡点……
最近,上海新修订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中针对老百姓关切的店招店牌等问题,给出了更包容的解决方案。不少网友点赞这种做法,认为这样的思路下打造出的城市空间不再同质化,而这是城市活力、魅力的来源。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这是总书记对上海的殷殷嘱托。
只有不断创造优质的、卓越的空间,城市才得以让人“诗意栖居”。
因“人人出彩”实现
归属认同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城市?
如果说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留给城市管理者的,那么在全球人口资源大流动的今天,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之下,这个问题更是提给每个人的。
城市的样子,是每一个栖居其中的人构成的。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上海着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将每一个普通人视作城市真正的主人,不仅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向往,更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这样的故事如今比比皆是:傍晚的大学路是周围大学生、青年白领、小区居民开启夜生活的地方。这两年,围绕“怎么平衡好烟火和秩序”这一议题,大学路做了很多种实践。最终,一种高效协调多方的办法脱颖而出:成立街区自我管理委员会,让利益各方民主决策,自我管理。
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7年间已完成108部法律、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意见征集,来自老百姓的162条建议被采纳。此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除了请专业部门、人士参与,还特别邀请外卖小哥代表征求意见。小哥也没想到,“自己的吐槽居然成了法条”并推动了系统算法规则的调整。
这是一座让许多人拥有参与感的城市。这种参与感背后,是“人”与“城”的深刻联结,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成就感、归属感、认同感。
城市不仅关乎人的衣食住行,更关乎人的全面发展。2020年的市委全会上,上海首次提出“五个人人”的努力方向,即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置于目标之首,正是要强调每个市民在城市之中的个人发展权,就是塑造城市与她的市民最深层次的联结。
而一座能够让人人出彩的城市,势必要提供充足的机遇、包容的环境,提供一片令人心驰神往、难以抗拒的舞台。
上海近年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为此,上海持续深入推进以“授权松绑”为核心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如今,在上海的各个园区、楼宇,人们都能感受到暖意:落户政策更宽松了,大家关心的保障性租赁房供给力度更大了,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空间、众创空间更多了……
今年年初,全国首个片区性人才企业年金计划在临港新片区启动,通过给予人才个人账户资金激励、优化设计个人缴费梯度差,许多来沪发展的青年感到自己从“打工人”一下变成地区发展的“合伙人”。仅2021年,临港新片区引进、落户人才1.3万人,同比增长了3倍之多。
“让人才在上海引以为豪、来上海一见倾心、没来上海充满向往”,如今,上海仍在为实现这样的愿景努力,帮助各行各业、各梯度的人才搭建成长的阶梯,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市民,都有机会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原题为《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五)直抵人心  一座人民城市的暖意与诗意》)
责任编辑:张杏梅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