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突出优势,政协委员建言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家战略
政协头条记者 黄铮
2022-08-12 09:01  来源:政协联线
提升消费对促增长和调结构的作用凸显,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与商业中心,全球零售商集聚度高达5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处于全国城市引领地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优势突出、成效显著。
建设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的重大目标。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引领时尚、定义潮流,打造集创意、设计、制作、展示、交易于一体的消费产业生态链,政协委员提出不少建议。
从功能上来看,后工业化阶段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该具备消费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展示功能和服务功能。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须强调“在地”的服务消费:“由于这类服务具有不可贸易性,才能成为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通过消费城市、人才吸引力和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在相互之间形成的正反馈机制,能不断强化国际经济中心的中心职能。
“本土化特色不明显,文化消费缺乏亮点。”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认为,要倡导多元消费,打造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新高地。她提出,要以进博会为契机,打造世界级会展经济消费中心。比如可以结合国别馆开展文化体验,扩大服务类、文化类贸易展区面积;启动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分会场,汇集国内外文化创意和旅游业界机构;鼓励国内外参展商输出货物产品时强调“文化标签”,同时深挖本土产品“海派文化”的内核。同时打响一批“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城市定制商品和高级定制品牌,推动原创设计师品牌的孵化培育,抓好“沪品”体系建设,打造“上海新品发布”平台,拓展品牌推介渠道。
“我们不排斥海外品牌,但是缺少国内高端品牌,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地位和自信的国情。”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汪胜洋认为,本土高端品牌崛起的时机已然到来。品质不输国际大牌的国产货已经屡见不鲜,正成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一代也有了足够的自信平视国际,是时候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爱护、支持本土高端品牌的浓厚氛围了。本土高端品牌的成功与否,事关国内大循环,事关文化自信,事关上海战略地位。他呼吁,必须提高重视,为本土高端品牌崛起“加一把力”。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消费的主体。”市政协委员,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研究员周祥认为,一座真正的国际化城市中,消费者无论来自本土还是海外,都有高中低档不同层次的需求。“一提到国际性,就想着追求高档是极为片面的。”他建议,面向不同消费者、各具特色的消费区域都应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
“强化数字化品牌营销,打造‘国潮’爆品。”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注意到,上海传统老字号数量全国第一,但本地品牌对年轻消费者“IP化”“个性化”“国风新潮流”方面的需求洞察不足、数字营销意识不够强,在各细分领域未能成为“国潮”消费的引领者,头部“国潮”品牌的数量和声量均逊于北京、浙江、广州等地。她建议,借助智库力量建立实时的新一代消费者数据洞察,研究国潮消费的发展规律;深入摸底当地老字号发展情况,搭建本地老字号发展服务平台和生态,增强上海老字号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吸引力。
直播电商具有互动性、专业性与高转化率等优势,在带就业、促内需、稳增长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沈永铭注意到,上海的淘宝直播用户观看数量持续多年位列全国首位。他提出支持品牌与直播全案服务商融合共创,助力中国品牌成长,同时积极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货品牌的传播与发展。
进一步升级体育消费品品质,丰富体育消费品供给,对提升上海消费繁荣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和消费满意度,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民盟上海市委提出,联动科研机构,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本土体育消费品牌创新融合和时尚设计,打造全球体育新品的首发地和创新策源地,使得最新创意与技术在上海第一时间落地,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必须加快浦东国际化消费平台建设。民建上海市委注意到:全市15大市级商圈中仅有1个在浦东,且无法与全球顶级商圈相提并论。为此建议,利用浦东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快打造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特色商品交易平台、国际化展览展会平台,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的平台体系,不断增强国际消费服务和商品组织能力。
构建长三角地区统一区域市场,助力上海建设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市政协委员,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上海磬石智通投资中心董事长黄春华注意到,江苏、浙江均有大量的国际一线品牌代工厂,而上海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中间节点,目前与周边的制造业大省形成联动的程度依然不足。她建议,立足实际,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进一步消除制度政策堵点,加强长三角市场联通,构建长三角地区统一区域市场,助力上海建设全球消费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张杏梅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