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热议:挖潜力、增后劲,经济增长逆势上扬
2020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力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走出了“一季度下降、二季度企稳、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冲刺”的逐季向好态势。参与区“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2021年,应该持系统观念,始终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建设打响“上海制造”品牌重要承载区。
区经委主任王明法在金山工业区代表团列席发言时表示,产业运行逆势上扬,得益于市场主体保护有力。2020年,区经委全力以赴做好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出台支持企业发展“15条”、扩大投资“28条”等一揽子惠企政策,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在全市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加大企业服务力度,落实“1+1+1”组团服务机制,打造“金企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活动,走访企业8844家次,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094个,解决到位率97%。2021年,区经委将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双轮驱动,强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业并举”,加快形成1个千亿级高端绿色化工产业、4个五百亿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优化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政协委员、枫泾镇党委副书记、区政协枫泾镇地区联络组组长周金龙指出,枫泾工业区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双轮驱动。新增华平金山智慧产业园项目、中南高科枫泾智谷和中经云5G信息港项目,与临港集团达成合作。周金龙建议,为园区持续造血,应该探索建立二次开发专项基金。针对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任务较重和开发主体自身财力薄弱的困难,建议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千万百计促进园区经济增长。

“十三五”是我区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五年。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着力练内功、破瓶颈,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区人大代表、上海永太服装金山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长虹表示,作为一家传统服装企业,2020年,永太公司面对疫情严峻挑战,产值逆势实现新突破,同比增长20%,员工收入同步提升,下半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李长虹看来,就是得益于锲而不舍的改革创新和勇于挑战的不竭动力。企业全面启动8S管理提升工程后,达到车间的地板可以当凳子坐;在“云管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服装工艺的科技含量,始终做到与行业前沿水平接轨。接下来,企业还将倾力打造“海草”自主品牌,让传统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区政协委员、区科委主任刘新宇表示,要聚焦主体培育,实现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通过完善科技企业培育链,推进高企培育和产学研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级。聚焦深度融合,实现“工业互联”向“工业赋能”的转变。通过“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推进政府、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建设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加速推进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强化金山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枢纽门户优势,加强区区联动、区域协同,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集聚配置创新要素,推动科技创新的内聚外合,共同发力。
代表委员热议:紧抓农业发展引擎,培育人才为乡村振兴引智聚力
区人大代表、廊下镇党委书记、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管理中心主任沈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强化中部生态圈乡村振兴,打造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圈”,这点与我镇“十四五”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廊下镇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镇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长三角田园五镇是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今年,我们发布了《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协同规划》,通过共同努力,打造成乡村产业新高地,湾区生态的滋养地,新江南田园理想地。同时,我们还将紧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强引擎,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加快建设“蘑菇小镇”,打响打好农民“三五”增收牌,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区政协委员,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质量管理中心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陈博武表示,虽然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从中央和全市新的要求来看,金山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薄弱问题,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仍然明显,部分农村环境面貌有待改善,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挑战等。针对这些问题,金山未来乡村振兴应在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示范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综合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点上发力、线上布局、面上谋划,多措并举朝着打造特色亮点的方向奔跑,建设金山活力乡村。

区人大代表、 山阳镇党委书记孙引良表示,对于“上海湾区”城市品牌的打造来说,山阳是首发地、主战场、主阵地,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今年是上海湾区科创中心的建设年、形象年、转型年,要加快上海湾区品牌战略的顶层谋划,构建上海湾区品牌建设矩阵,全力打响上海湾区品牌,激发湾区发展动能。重点做好“硬件建设”和“加大招商力度”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继续做好C65核心地块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研兴路、渔江路等的建设。加快启动中国科技开发院上海湾区中科生态数字港项目的建设,同步开展产业导入工作等;另一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天津高端院上海湾区联合研究与转化中心等功能性平台的作用,加快完成红星云、联通航美、华康同邦等总部项目正式落地运营相关事宜,加速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聚集,将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建设成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特色园区”。
区政协委员、金山区文化馆馆长陈为民表示,近年来我区与毗邻地区的文化走亲不断深化,众多品牌活动持续推进,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比如2018年嘉兴市与金山区两地文联共同策划并推出的文艺品牌“金声嘉韵”,已经成为沪嘉多元文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书系长三角·同心颂小康”——金山、海盐、如皋三地书法作品展促进三地书协乃至文联进一步增进了艺术交流。新一年中,众多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创作也将在长三角地区持续推进,包括“梨园雅韵·大美金山”中华优秀传统戏曲经典红色剧目长三角交流展演季系列活动、长三角书法名家邀请展、“金声嘉韵”金山、嘉兴作家互写革命先烈活动、“长三角一体化”三省一市四地硬笔书法大展等,金山区文化馆精心打造的原创红色话剧《特殊身份的警官》还将在长三角地区甚至全国进行巡演。
代表委员热议:宜居宜业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过去一年,金山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生态环境优中显效、人民生活好中提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
区人大代表、朱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夏红梅表示,《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一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工作思路,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现实性和差异性。接下来,朱泾镇将按照“西进、中疏、东优”发展战略,以“灵雨花海,活力水城”建设为突破口,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打造中国版芳香之都;依托“落照湾”丰富的生态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提升城镇品质和功能;继续加快产业园区整体转型,推动产业进一步提优。同时,以“一轴(亭枫城镇发展轴)、两片(东、西两个农业片区)、三区(文化创意发展区、东林禅意文化核心区、滨江转型发展区)”为重点,努力把朱泾打造成“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功能叠加完备、生活配套齐全、形态精致美丽”的浦南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综合性节点城镇,更好地服务于金山人民。
发展好民宿行业,是提升乡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区政协委员、上海干巷汽车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剑锋指出,随着近两年的迅速发展,金山区形成了以金山嘴渔村,廊下山塘村为代表的民宿集群,其他各镇村也有新的民宿分散开发,但是总体而言,金山区的民宿发展还是受到了很大制约。目前,金山区民宿行业发展存在缺乏合理的区域规划、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夏剑锋建议,要结合金山区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有金山特色的发展民宿的方式方法,发展民宿不仅要出台扶持和规范本区民宿行业政策法规,包括建立融资渠道、引导和发展民宿行业协会等措施,还要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设施,提高游客对金山民宿的体验感,为金山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作出贡献。
(原题为《对于<政府工作报告>,金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这么说的》)
责任编辑:杨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