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退出登录账号吗?
取 消
确 定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上海市政协遴选出59件优秀提案,推进改革发展和民生福祉
范彦萍/青年报
2020-01-13 12:38 
上海“两会”将拉开帷幕。匆匆一年间,委员们都在忙些什么?如何加强智能垃圾分类平台普及,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如何改善“一网通办”平台系统,进一步优化本市营商环境?如何在上海市教育系统校园布设急救设备AED?关于如何构建“互联网+托育”的幼儿托育服务管理体系? ……几乎每个关系城市发展的舞台上,都曾留下过委员们的身影,留下了他们的思考和检验。
这一年间,市政协共遴选了59件优秀提案,这些提案到底有何过人之处?给这座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金点子?有关部门给予了什么样的回复?让我们回顾一下。
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常鑫 摄
个案1
建议在上海市教育系统校园布设急救设备AED

去年发生的高以翔综艺节目猝死事件让公众开始关注AED急救设备。在2019年的优秀提案中,也有一份提案与这个“救命神器”相关。
2019年,市政协委员黄春华提交了《关于在上海市教育系统校园布设急救设备AED的建议》的提案,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2017年,上海理工大学的操场上,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将一位心脏骤停的学生成功挽救。据了解,此次成功救治突发心脏骤停的事件是本市推行AED校园试点项目后的首例成功案例,也是全国高校校园内AED急救的首例成功案例。
黄春华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数目逐年增高。对于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们而言,在校园里也同样面临着突发心脏骤停的可能。近年来不断有报道校园学生在体能测试中突然倒下的事件,而在这些事件中,AED的存在几乎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事实上,近年来,市教委在本市的校园内率先带头推行校园AED布防计划:2012年,市教委为本市62所高校配置了AED;2015年,市教委又继续为全市250余所普通高中学校(含完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配置AED设备。至此,上海高中以上每个校园至少拥有1台AED。
但黄春华认为,虽然上海已有不少高校获得AED捐赠,但无论是数量还是普及力度还远远不足。“目前,大部分校园只有一台AED设备,而学校通常将AED放置在校医务室内。然而,作为公共急救设备的AED应当是消防灭火器一般的存在,让人随时能看见,随时能想到在什么地方可以获取,这才是急救设备存在的意义。同时,校园里心脏骤停的高发场所是操场、游泳馆等活动区域。这些真正高发心脏骤停的场所尚未布设。一旦有心脏骤停情况发生,这些场所在黄金4分钟内难以取用到AED。”
在这份提案中,黄春华洋洋洒洒写下了七大建议,包括推动立法层面规范化布防AED。上海市应在立法层面颁布“校园建设AED急救设备布设强制性规范”,明确在校园建筑物内和开放区域的AED布设距离、数量等,并配套要求为学生提供急救教育;扩大布设区域,全面考虑运动场、教学楼、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各个活动场所。同时,AED应当放置在公共24小时可取的地方;提高布设密度。按照1分钟200米可获取AED的距离合理布防;加大学生培训力度。大中学生增加急救常识性课程;推广普及知识。建议在广播、电视及平面媒体等大力宣传,力推公益性广告,使AED在普通百姓中家喻户晓;有效利用网络平台监管急救设备。
“我觉得应该形成校园AED布防规范化、标准化。”黄春华指出,实践证明,AED的布防有一定的专业性,根据不同学校的场地特点,布防的AED的位置是不同的。要考虑的因素有位置、楼层、志愿者(保安)所在位置、人员的集中度、突发状况发生的概率等要素。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标准化的工作是可取的。
市教委:多措并举提升校园应急保障能力
市教委回应说,该提案关注校园布设急救设备AED,提出的建议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将积极采纳委员建议,高度重视本市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水平能力建设,并开展卫生保健人员培训、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将急救知识和技能纳入学生军训内容及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教活动等方式,多措并举,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提升校园应急保障能力。
市教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AED项目的社会宣传和技能普及力度,提高在校学生对AED设备的认知度与接收度。让更多的学校师生能够参与学习并逐步掌握救护技能。
青年报资料图
个案2
改善“一网通办”平台系统,进一步优化本市营商环境

去年,营商环境成为热门话题。在此次评选出的2019年优秀提案奖中,市政协委员廖瑛撰写的《关于改善“一网通办”平台系统,进一步优化本市营商环境的建议》脱颖而出,荣列优秀提案。
2019年,廖瑛将目光聚焦在了民生问题上。她在调研后了解到,“一网通办”系统工作时长相对较短。目前“一网通办”虽然24小时开通,但用户只能在周一至周五,9:00-11:30,13:30-16:00两个时间段5小时内提交申请材料。实际运行工作时间每周只有25小时,远低于每天8小时每一周40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而且与各区行政服务中心8:30-16:30的工作时间也不匹配。此外,“一网通办”主页面缺少相关使用提示和指引内容,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登陆的用户往往花费较多的时间,影响用户体验。
为此,廖瑛提出了非常详细的建设性建议。她建议在“一网通办”主页上上增加“公告栏”“使用指引”等内容,并及时更新动态,指导用户在网上流畅的办理各项业务,提升用户线上办理的便利感。此外,还可以增加“一网通办”系统的申请材料上传提交的时间。对于用户在系统工作时间外上传的材料,可由后台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处理,并根据企业提交的时间不同,告知其具体的承诺时限,提升用户体验。
廖瑛还建议进一步畅通各委办局外部及内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认共享。建议可以参照目前公安在办理机动车年检、护照变更等方面全市通办的做法。“我认为,对于政府已经掌握的企业信息,可以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同时,在信息录入中增加附件上传功能,方便用户办理各类事项。”
甚至,她还别出心裁地提出,在市民、企业集中的大型商区、写字楼宇、地铁站、公交枢纽等地设置“一网通办”一体机,让上海成为办事最方便效率最高的全球卓越城市。
“‘一网通办’系统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将各个部门的日常审批办理在网上集合,而是要让用户能够通过系统方便地在网上就能将事情办理完毕。因此,系统的设计不能仅仅将原来的线下流程搬到网上,而是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优化流程和界面,让用户指引看得懂,流程用得来,结果看得到,切实将便民服务落到实处,促进营商环境的改善。”廖瑛解释说。
市政府办公厅:将研究“一网通办”服务终端的布置机制
市政府办公厅在对该提案的回复中称,将研究“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的布置机制。在PC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政务服务向移动端(“随申办”APP)、各类自助服务终端应用。对于政务服务窗口 自助服务终端,本市正开展相关调研,并会根据调研结果,有序推进自助服务终端在全市推广,让上海成为办事最方便效率最高的全球卓越城市。
[背景】
59件优秀提案脱颖而出
日前,市政协公布了2019年优秀提案。最终评选产生的59件优秀提案中,集体提案25件(党派团体提案14件,界别提案4件,专委会(指导组)提案7件);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34件(个人提案10件,联名提案24件)。
据了解,市政协2019年优秀提案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重点突出,在内容上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战略任务上建言献策。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上海改革发展方面更好彰显职能优势。三是聚焦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此外,优秀提案中还不乏表达人文关怀,体现上海城市温度的提案,比如,吴皓等8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成年自闭症患者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黄春华委员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市教育系统校园布设急救设备AED的建议》等。
(原题为《一年间,市政协遴选出59件优秀提案,推进改革发展和民生福祉》)
责任编辑:杨一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政协联线APP,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抢沙发!
打开政协联线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